返回

大明:从死囚犯开始改造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5章 粮食,人口 (1/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返回凤阳府的路上,周然就看到了沿途两侧出现了很多的帐篷。

    流民们在官差的带领下,有条不紊的对道路进行修葺、拓宽。

    此时的流民再也没有了之前饥饿的样子,干起活来也是无比的卖力。

    看着外面的这番景象,就连一旁的林诗诗都不由得大加赞许。

    “真不错呢,他们吃饱饭了就不会再闹事了,幸亏当初你下的命令呢,不然这么多人可没处安排。”

    面对林诗诗的赞许,周然也只是微微一笑。

    “是呀,这么多的人力资源就这么浪费了,只会滋生出更多的犯罪,与其让他们闲着没事可做,给他们找点事情做,才能控制住他们。”

    不过此时周然却有另外一番担忧,那就是现在控制流民的是吃饱饭,可粮仓里的粮食并没有那么多。

    现在看是一片繁荣景象,但实际上背后隐藏的危机可不小。

    当时拨下来的赈灾粮基本上都已经被追回。

    但这些赈灾粮顶多也就够用一年的,而且还得省吃俭用。

    假如这一年的时间过去了,粮食吃完了,又得从各地征召,而下一次的征粮只会更难。

    毕竟老百姓每年的收成就这么多,连年的征粮会让他们全家挨饿,甚至走上要饭的道路。

    在这些流民当中,不乏有一些是家里未遭灾,只是因为朝廷争粮,才把他们搞破产,被迫加入了饥民的行列。

    面对这种情况,周然知道,必须得尽快解决粮食问题。

    否则一味的靠征粮来解决这些流民的问题,只会让这些流民的数量更加庞大,最终无粮可征。

    周然坐在马车上悄悄的打开了系统仓库。

    里面不乏有一些自己抽到的优良种子。

    但这些种子数量太过稀少,想要培育出来供养百万人口的种粮,需要很多很多年。

    而且这些优秀的种子也并不是种下去就能够有着丰厚的收成,这跟土壤当中的肥力以及灌溉有着直接的联系。

    穿越之前,周然所在的华夏之所以可以解决粮食问题,就是因为化肥的普及以及各种水渠的修建,才让十几亿人吃上饱饭。

    而现在周然面对的问题是,大明根本就没有自己的化工基础产业,就别提制造化肥了、

    甚至于朝廷都没有钱兴修水渠,灌溉农田。

    这一系列的原因让周然现在无比的头疼。

    “看来还得从那些富人手里掏钱买粮食呀!”

    一想到挣钱,周然脑海当中便浮现出了无数种挣钱的方法。

    很快,他便定下了一种方案。

    到了凤阳府,周然查看了一下对于这百万流民的工作分配问题,然后又看了一下工程进度。

    “百万流民当中,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老幼妇女,只有三十万的青壮年……”

    看到这个情况的时候,周然又一次头大了。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