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23、大明调查统计局 (2/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上书请求出战……

    ……

    时光匆匆,岁月如梭

    时间来到了天武三年六月份的时候。

    各地的叛乱基本上都被平定了。

    世家大族的残余分子也被清理了一遍。

    即使有那么几个漏网之鱼,也都被吓得不敢冒头了。

    大明的局势变得更加稳定下来。

    接着就是忙碌的秋收工作。

    各地忙着秋收的时候,朝廷开始收粮税。

    虽然之前就已经公布了税收方案,但是刀子没落在身上他们感觉不到痛。

    等到了真的要开始收粮税的时候。

    很多少数民族就不干了:“凭什么要多收我们的粮食,为什么汉人就可以少交粮食?难道我们不是大明朝廷的子民吗?”

    征粮的工作人员微笑道:“之前多地有人造反的事情,你们应该都听说过了。造反的那些人刚好都是各地的少数民族,好好的日子不过,他们非要瞎折腾,所以才有了对你们多收粮税的政策。

    以前朝廷和陛下,对大家全都是一视同仁,结果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感念朝廷和陛下的恩德,所以才导致了今天的结果,你们再怎么抱怨也没用,赶紧老老实实的交税。”

    “可是我们又没有造反,别人造反为什么要牵连我们呀?”

    “呵呵!我说各位,现在陛下和朝廷实行的政策,放在历朝历代都已经是非常好的了,虽然粮稳交的多一点,但是其他的课间杂税和摇役都没了,你们咋还这么多要求呢?

    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如果你们非要闹事的话,那你们尽管去闹好了。我就这么跟你们说吧,朝廷大军驻扎在各地的将士们,现在想找机会立功都想疯了。如果你们真敢造反的话,朝廷大军的将士们会非常开心的……”

    听到工作人员这么一说,其他人全都闭嘴了。

    他们可不想拿自己的小命,去为别人贡献军功。

    但是面对这种明显有差别的待遇,他们心里又不甘心。

    随后就有人动起了心思。

    那就是去城市里面讨生活,或者是干脆更改户籍变成汉族。

    趋利避害这是人的本性。

    选择反抗的代价太高,那就不如换一个方式。

    而有人这样带头之后,那么效仿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这就导致了一大批少数民族主动汉化。

    朝廷的阳谋开始起作用了……

    ……

    负责搞统计的工作人员。

    在全国各地不断的忙碌着,他不断进行统计汇总。

    顺便监督着粮税的收取和运输工作。

    经过这两年的快速发展,教育行业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培养出了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