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朝廷会根据犯罪情况罚没其财产和田地,他们就只能靠租地来耕种。
在有了各种高产作物的情况下,哪怕是收七成的田地产出也足够他们活下去了。
当然了,如果不想种地的话,也可以去各种作坊里面找活干,变成无产的打工人。
这样的话就能避免被收取高额的税收了。
如今的大环境完全不一样了。
随着商业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都兴起了无数的作坊。
这也是需要大量工人的嘛。
朱慈烺针对犯罪者家属的税收定得这么高,就是有意在为各种作坊提供劳动力。
还有一个就是要增加犯罪成本。
让犯罪者本人和家属,都会因为他们犯罪而受到牵连。
并且这种牵连是长期性的。
朱慈烺坚信防治犯罪的最好办法之一,就是尽量增加犯罪者的犯罪成本。
他始终认为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两世为人的朱慈烺对这种事情颇有感触。
因为趋利避害这是人的本能。
只有犯罪者的成本够高,代价够大,某些人想要违法犯罪的时候才会有所忌惮。
否则其他的手段都只是治标不治本。
至于说到农业税的话。
朱慈烺也就是随口这么一说,看大家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当然了,在他心里面有着逐步降低农业税的方案。
不过现在时机还不够成熟。
以后主要税收肯定是靠工业和贸易,农业税能收几个子啊?
想当初大送那么牛批,送出去的碎币直接被人抢了,然后再送一次。
这种事情大送干了无数次。
却没像明末这样搞得朝廷穷困潦倒的,那是靠什么?
就是靠商税啊!
于是乎。
朱慈烺问道:“既然对农业方面的税收大家都觉得现在就很合理了,那么对于商税大家怎么看?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在场的文武大臣都没有开口。
因为在有明一朝,商税基本上一直都是摆设。
也就是到了朱慈烺登基为帝之后,才正儿八经的收到了商税。
并且现在的商税相当可观。
根据税务司的统计,上个月全国的商税竟然达到了800多万的银子。
一个月就有800多万两银子,那么一年下来就是一亿两左右。
这是从未有过的财政收入啊!
对于朝堂上的这些朋友大臣来说,这就已经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事情了。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