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绑定气运:开局成为不灭的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60章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放弃了自己的陆战之长,而就水战之短;连锁战船,给对方以可乘之机;又在仓猝之际,中了黄盖诈降火攻之计。因此,导致了赤壁之战的失败。

    ··············

    赤壁兵败以后,曹操曾主动放弃江陵,把战线收缩在襄阳、樊城和合肥一带。接着,他又麾军西入关中,逐杀了关中陇右地区的军阀韩遂和马腾、马超父子。不久,他又南下汉中,打败了张鲁。为后来曹魏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赤壁战后,刘备占领了长沙、零陵、武陵、桂阳四郡,随后又向孙权借得荆州。后来,刘备又打败刘璋,占领益州,为他的建立蜀汉创造了条件。

    赤壁战后的孙权一面同曹操争夺江淮地区,一面又派兵经略岭南,相继占领交、广等州,势力扩展到了珠江流域。不久,他又派吕蒙袭杀了刘备的荆州守将关羽,把刘备的势力彻底逐出长江中游。

    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

    第二节三国政治

    一、曹魏政治

    曹操评价曹操,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父曹蒿,是宦官曹腾养子,买官至太尉。曹操二十岁时以孝廉被推举为郎,遂步入仕途,历任洛阳北部尉、屯丘县令、议郎、济南相、东郡太守和典军校尉等职。董卓之乱发生后,他在兖州召募丁壮,训练士卒,并率部加入关东军,曾以孤军向董卓进攻。关东军瓦解后,遂着手经营河南之地。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逐渐统一了黄河流域。赤壁战后,又进军关陇,占领关中,由魏公晋升魏王,220年病逝。

    ············

    曹操从小喜读兵书,曾广泛收集各家兵法,汇编成册,题名《接要》,又为《孙子兵法》十三篇作注,曾传之于世,可惜原书现已失传。他在官渡之战及其众多战役中,都充分表现了杰出的军事才能,这是他在军阀混战中能够由弱变强的主要原因。因此,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之一。

    曹操在政治上也表现了非凡的才能。他虽功盖天下,又‘挟天子而以令诸侯‘,但却能审时度势,至死也未代汉称帝,说明他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并不是一个欲壑难填的白脸奸臣。他曾三次发布《求贤令》,都把才能作为选任官吏的首要条件,因此在他身边罗致了众多的有识之士和文臣武将。这是他的事业能够成功的又一重要因素。

    ············

    总之,曹操以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杰出才能,为消除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和促进统一大业的完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同一时代中很少有人能和他比拟的。虽然有时他也会表现出残酷暴虐和奢侈荒淫等诸多缺点,但他的巨大功绩却是不能抹煞的。

    九品中正制这是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在代汉建魏前夕接受了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而创立的一项选官制度。

    东汉后期,由于宦官专权,权门请托,贿赂公行,致使秦汉以来实行的察举、征辟等选官制度已腐朽不堪,加之军阀混战,士人播迁,原来察举制时盛行的‘乡举里选‘已无法照常进行,于是九品中正制便应运而生。

    九品中正制的选举办法是先由中央的司徒选择在京师任职的官吏兼任原籍州郡的大中正或中正官,负责考察散处在各地的本州郡士人,然后综合他们的门第、德才,订出‘品‘、‘状‘。品分九等,主要依居门第、资历,状是士人的德才行为。品、状写好后上报中央,以备选用。

    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中央吏部还较重视士人的状,但后来状则逐渐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选官用人单靠门第高下。这就为后来西晋时期门阀政治的形成铺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