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母傻了眼,“我就拿了几张破纸,你少吓唬老娘,我可不是被吓大的!这是剥削分子的东西,我怎么,怎么就要被判刑了?”
“剥削不剥削,可不是你说了算。”沈穗平静的看着她,“你说的没错,八零年的确有这么个文件……”
刘母像是被打了鸡血似的,“看吧,连你自己都承认了对吧?你就是资本家,是可恶的剥削分子。”
陈警官骂了一句,“你给我闭嘴!”
小李扯了下手铐,冰凉的银手镯,让刘母安静下来。
“但那已经是两年前的事,这两年关于个体经营户雇工的事一直吵的厉害,去年五月底,报纸上吵了足足三个月。”
曹主任点头,“这事我有印象,是因为广东那个农民承包鱼塘引起的吧?”
“对。”沈穗之前仔细翻看了八一年五六七八月份的报纸,三十多篇文章引经据典的在那里隔空吵架。
这些文章牵扯到老马的著作,甚至国家过去三十来年的一些经济政策。
沈穗又特意去看,说实话,看的挺吃力的。
但多少也明白怎么回事。
沈穗继续道:“马克思说‘雇佣八人以下不算剥削’,所以这才有了学术界广泛认可‘七上八下’原则。”
邻居有不太懂的,“啥意思呀?”
这说着雇工还忽然间七上八下了?
有人帮忙解释道:“就是字面意义上的不能雇工超过八个人,七个行,八个就不行!是这个意思吧?”
“对,但这也只是一个原则上的内容,但能雇工多少,还是得看国家政策。”
沈穗今年端午前还在头疼的雇工问题,其实一年前国家就给出了答案。
只不过那会儿她都没开包子铺呢,对这类新闻也不敏感。
“八一年七月一号,国家就城镇非农业个体户雇工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允许非农业个体户雇佣‘不超过五个的学徒’。”
邻居们听到这话也松了口气,“那沈穗你这不是没超嘛。”
难怪沈穗一点都不慌。
原来八零年的中央政策早就被八一年的政策推翻了呀。
刘母还不甘心,“你那包子铺里雇佣的是学徒吗?谁家学徒五十多岁?你这是在狡辩!我要给中央写信,告你!”
“你随意。”沈穗压根无所谓。
今年报纸上还有关于“七上八下”的争辩,可谓余韵未消。
沈穗特意去工商局那边跑了一趟,询问了省里关于雇工的相关规定。
工商局的人倒还算热情,跟沈穗简单说了下大体的情况。
五个学徒工是明面上的规定,在工商做好登记就行。
沈穗是烈属,跟“剥削”牵扯上关系不好看,所以暂时别再雇人,现在这样雇工两三个就行。
有了工商局一把手的解释,沈穗不说拿到了尚方宝剑,但好歹不担心被人举报这事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