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是想着回头好跟出版社交差。”沈穗简单提了一嘴出版社的约稿,“也不知道成不成,还得看回头那本书的销量如何。”
“肯定热销。”
沈穗笑了起来,“借你吉言吧,不过我倒是觉得,也能弄一些试试看,回头看你们厂里忙不忙吧。”
耿为光乐呵呵道:“那你估计指望不上了,不过要真需要人,到时候我跟纺织厂那边说声。”
他去首都前,就已经跟纺织厂谈好了条件。
这让纺织厂多了一笔订单,甚至可能是长期的订单。
如今的纺织厂,更希望他们服装厂的势头好。
沈穗也没想好,“到时候再说吧。”
她的想法还不是很成熟,还得再想想。
“你在首都那边都挺顺利?”
“那是,有你事先给打了电话,张领队对我挺客气的。你猜多少钱?”
沈穗想了想,“没超过十五万?”
“嘿,十二万一年,当然赞助的运动服另算。”
耿为光给自己拟定的标准是十五到二十万。
最好十六七万拿下。
结果只需要十二万,不要太高兴。
“不过合同时间稍微短了点,五年合同,合同最后一年再看续约不续约。”
依照耿为光的意思,来个十年合同是最好的,二十年也不错。
但牡丹服装厂毕竟是小服装厂,没有足够的底蕴。
如今虽然慧眼识珠跟女排合作,但张领队觉得还是保守些好。
参考的是国足那边的赞助合同,签订了五年。
“也不错啦,这要是今年真能拿到世界锦标赛的冠军,咱们的牡丹运动服那就真能卖到大江南北了。”
世界杯的热度他们算是蹭上了。
但蹭的也很有限,北方这边还好,借助铁路出货还算快,但到南方那边,也就是上海苏州那一片,再往南就没了。
毕竟沈穗这边发展的人脉,也仅限于此。
但女排又不一样,一则是赞助的运动服,到时候就这么穿着很显眼。
二来这是自家的比赛,虽然从世界影响力而言,可能都不如足球的零头。
但自家队伍能参赛,那种国民参与度,又是世界杯没得比的。
以刚过去的世界杯为例,熬夜看比赛的多数是青年男性。
毕竟去足球场上踢球的,也都是男人和孩子居多嘛,这项体育运动,女性参与度相对小。
但排球就不一样了。
去年女排的最后几场比赛,男女老少都参与其中。
打排球的国人不多,但看排球的真不少。
谁让人家出成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