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 第3章 唯有你才能拯救大明 (1/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允熥,他怎么了?!"

    短暂的错愕过后,燕王朱棣也是有些急切的低吼道,黝黑的脸庞上再一次露出了慌乱之色。

    俗话说,长兄为父,能者为师。

    在他幼年的成长经历中,有两个人对他影响最大,其中一个便是前几日刚刚病故的大哥朱标,另一个便是同样英年早逝,号称开国第一猛将的"开平王"的常遇春。

    而曹爽刚刚提及的"允熥"便是大哥朱标和常遇春长女之子,论身份之尊贵,远在"皇长孙"朱允炆之上。

    只可惜太子妃常氏在诞下允熥之后不久便撒手人寰,这才给了朱允炆后来居上的机会。

    "太子终日忙于政务,无力他顾,东宫大小事务皆是由允炆之母吕氏负责,允熥殿下的境遇自是不尽如人意。"

    曹爽并不想在此事上浪费太多口舌,毕竟用了几日,等到朱元璋气消,便会将眼前的燕王朱棣打发回封地北平。

    他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朱棣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先生的意思是说,若是允炆即位,孤必然在劫难逃?"

    朱棣虽然自幼在军中长大,但也捕捉到了曹爽脸上转瞬即逝的不耐烦,故而及时调整了话题。

    "燕王玩笑了不是?"

    有些慵懒的伸了一个懒腰之后,曹爽缓缓自湿冷的地砖上起身,逆着头顶窗柩处射进来的一道阳光喃喃自语道:"如若只是针对你,未免有些过于不近人情了。"

    "新帝可是一视同仁呐.."

    每每回想起真实历史上建文帝的所作所为,作为后世历史系大学生的曹爽便忍不住哑然失笑。

    遥想前汉景帝,以"推恩令"的方式削藩,尚且引得藩王宗室不满,继而导致了"七国之乱";可在军中并无太多根基的建文帝却在即位之后,便马不停蹄的着手削藩,直接以各种各样的由头,将周王,齐王,代王等宗室藩王直接废为庶人。

    手段之激烈,令人咂舌。

    "敢问先生,朱棣何德何能,得以拯救大明?"又沉默了半晌,牢房中的沉默被朱棣所打破。

    此时的燕王似乎意识到了自身岌岌可危的处境,不自觉便坐直了身子,而牢房外的朱元璋也是身躯一震,顿时来了精神。

    对啊,老四有什么过人之处,得以拯救朕的日月山河?

    "原因大致有三,其一便是传承有序,可为后世之君树立榜样,避免同室操戈,手足相残。"

    尽管在原本的历史上,除却由眼前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之外,宗室藩王再没有发动过像样的叛乱,但曹爽仍是将这个理由放在了第一点。

    自古以来,皇位传承便是王朝初建时最为棘手的问题,即便不考虑南北朝的乱世,汉各个大一统王朝也先后爆发过"吕氏干政",隋炀帝弑兄逼父,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以及前宋的斧声烛影。

    这个理由在古人心目中,拥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历史上的朱棣之所以如此呕心沥血,屡次北征漠塞外,甚至在途中病逝,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淡化其"篡位"的事实。

    "第二点便是避免内讧,不至于令我大明儿郎兵戎相见,百姓民不聊生。"见燕王朱棣若有所思,曹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