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估值160亿,冤大头上门(求月票) (1/4)
第二天上午,陈延森一到创业园,就给企鹅投资部的林晨峰、IDG创投基金的张苏阳,还有思伟资本的张建诚打去电话。
陈延森意思很直白:他要出售狐狸淘5%的股权。
“陈总,我先跟Martin沟通,有消息再联系您。”林晨峰言外之意,就是要去找柳志平请示,看接不接这5%的股权。
张苏阳和张建诚的回复差不多,对这5%的股权都挺感兴趣,不过得重新评估狐狸淘当下的业务规模,才能确定购买价格。
陈延森没当回事,他不过是走个流程知会一声,消息总归是要放出去的。
当天中午,国内一些钟爱电商赛道的风投机构,陆续收到小道消息。
狐狸淘创始人打算出让5%股权,这消息一出,立马吸引不少关注。
在导购电商领域,狐狸淘一骑绝尘。
把美丽说、蘑菇街和什么值得买远远甩在后面,后者只能捡些残羹冷饭吃。
第一季度更是完成了15亿销售额(实际12.9亿),还定下全年100亿的销售目标,一旦完成,这卖货和盈利水平在国内仅次于阿狸和亰东,甚至超过了1号店和当当网。
因此,有意向的风投机构纷纷报价。
按用户价值估值法,狐狸淘当前日活300万,预估每个活跃用户能带来500-1000元的利润,估值范围在15亿-30亿之间。
但狐狸淘A轮融资时的估值就达到了28亿,所以那些低于30亿估值报价的风投,都被陈延森直接挂了电话。
毕竟这些人报价不过脑子,陈延森也不指望他们能给出更有诚意的条件。
若用市销率估值法,按目前单日3000万的销售额计算,一年预计销售100亿,以电商行业平均1.5-2倍的市销率计算,估值在150-200亿之间。
不过,导购电商和真正的综合电商平台还是有区别的。
多数风投虽看好狐狸淘的发展,但也觉得上限不高。
最高也就给出100亿的估值报价!
更抠门的风投机构,采用传统的行业现金流折现法,给出72亿估值。
陈延森想用市盈率估值法,取个20的平均值,按每年6亿的利润算,风投给120亿的估值才合理。
但不管用哪种计算逻辑和估值模型,估值都超过了60亿,说明狐狸淘已具备独角兽的企业实力。
陈延森跟风投们相互试探。
一周之后,真正有意向的风投机构渐渐浮出水面,分别是红杉、IDG创投基金和奥古斯塔资本。
其中以奥古斯塔的兴趣最大,报价最有诚意!
他们原本在考察Ebates(返利业务的鼻祖)的业务模式,正准备投资,又得知在亚洲市场,冒出了一家发展更加迅猛的导购电商平台。
成立不到一年,年销售额预估超15亿美元。
这瞬间勾起了他们的兴趣!
于是,在给Ebates投了4000万美币后,奥古斯塔的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徽安,转乘高铁,直奔虚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