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这些大臣是不会放过他的,特别是那些言官,还不能处死他们,顶多也只能打屁股。
而且,这帮家伙把皇帝打屁股看作是他们对同僚炫耀的资本。
翊衡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折说:“批不完,根本批不完!”
无奈之下,翊衡省去了批语,就用打勾和打岔。
结果,弹劾的奏折更多了,有些奏折那是骂人不带脏话。
翊衡打开奏折,上面写着:“臣闻君上御宇,当以明察为要,裁决庶务,批答章奏,理宜详明。然近日观之,朝堂之上,批答竟以勾叉示之,何其简也!夫勾叉者,于市井小儿涂鸦或可,于朝廷政务,岂为适宜?此与儿戏何异?臣恐长此以往,政令不行,纲纪废弛,国将不国矣!陛下若以政务繁冗为由,亦当遴选能臣,分理诸事,岂可行此草率之举?望陛下深思之,改弦更张,以重朝廷之体统,振百官之精神。臣不胜惶恐,昧死上言。”
翊衡把奏折狠狠往桌上一扔,扯着嗓子喊:“小柱子!你给朕过来!”
小柱子正猫在殿外候着,冷不丁听到这一嗓子,吓得浑身一哆嗦,赶忙小跑进来,“扑通”一声跪下,大气都不敢出:“陛下,奴才在呐!”
翊衡气得直翻白眼,一把抓起奏折,在空中晃悠:“你瞅瞅,就这玩意儿!这老臣可真会挑刺儿,朕不过就是批答奏折用了勾叉,省点事儿,他倒好,上纲上线,说什么‘国将不国’,朕不过是想图个轻松,怎么就成了千古罪人了?市井小儿涂鸦?他当朕是三岁小孩过家家呢!”
小柱子低着头,心里直犯嘀咕:奴才大字不识,瞧啥瞧。陛下这偷懒批奏折,本就不合规矩,可这话哪敢说出口啊,只能硬着头皮应和:“陛下息怒,奴才不识字呀!”
翊衡听了,哼了一声:“还让朕遴选能臣,分理诸事,他以为朕不想啊?上哪儿找那么多又能干又省心的人?他们倒站着说话不腰疼。朕不过是换了一种批阅的方式,就被他揪着这点事儿不放!”
小柱子偷偷抬眼,瞧了瞧翊衡那满脸委屈的模样,暗自咂舌:陛下这抱怨起来,倒像个没得到糖吃的孩子,可这事儿确实是陛下理亏,自己可千万别乱搭话,免得引火烧身,于是只能赔着笑,一个劲儿点头:“陛下说得是,这老臣太不知趣了,陛下别跟他置气,气坏了龙体可就不值当了。”
翊衡又打开翊奏折,上面写道:“臣夜观紫微垣,见勾陈星芒如叉戟相抵,此主宰辅批朱不御笔墨而纵爪痕也。今岁仲春未闻布谷,反见司晨者乃羽林母雉,旦鸣三声而五城兵马皆披甲趋殿——盖因翊衡公朱批改勾叉,犹效稚童描红乎?”
翊衡刚把奏折看完,“啪”地一下就把折子摔在地上,脸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都暴起来了,扯着嗓子吼:“小柱子!”
小柱子后悔方才没有如厕,赶忙“扑通”一声跪下,头低得都快贴到地面了,道:“陛下,奴才在呐!”
翊衡气得来回踱步,一边走一边骂:“你瞧瞧这些大臣,平日里看着人模人样,肚子里净是些弯弯绕绕!说什么‘勾陈星芒如叉戟相抵’,还扯到我批红用勾叉上了,绕这么大圈子,有话就不能直说?还有那‘司晨者乃羽林母雉’,拐弯抹角地说我越权,哼!”
小柱子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心里直叫苦:陛下这是被气得不轻,这些大臣就是书读得太多,不像我这样的,识字不多,反而简单。
翊衡停下脚步,狠狠地瞪了一眼地上的奏折,又骂道:“什么‘犹效稚童描红’,这是说我批阅奏折像小孩子写字呢!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在夸朕,合着绕了半天,全是在骂朕!”
小柱子偷偷抬眼瞧了瞧翊衡,见他满脸怒容,心里暗自祈祷:老天爷啊,可千万别让陛下把这火撒我身上,奴才就是个伺候人的小太监,可担不起这事儿。一边想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