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幽冥女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人皇之气 (4/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声狮吼,便可在任何地方打开幽冥通道。青华教主骑着它四处收编鬼众,化五方鬼帝至酆都山开酆都地府。每一任领头鬼帝,称为酆都大帝。

    直至此时,幽冥界内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每一处地府管理各异,规矩不同。很多时候会对同一片区域使用不同的治理办法,搞得幽冥界各鬼众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虽在幽冥的所有势力、鬼神都尊后土娘娘,为幽冥之主。但平时基本都是各自为政,相互排挤。

    昊天上帝见幽冥势力繁多,各自为政。瞬间觉得控制幽冥的时机,已成熟。便以三界共主的高傲姿态,下玉旨至幽冥。要求幽冥界统一管理,仿照人间天子一样推选出阴间天子。统一治理幽冥界。

    除原幽冥神祇后土一脉。此时天庭泰山地府、道门酆都地府、佛门阴曹地府三足鼎立。道佛两家不愿自己势力拱手让人。而幽冥界真正的主人,后土娘娘也不允许天庭过度染指幽冥。

    故后土决议把泰山地府排除在外。阴间天子,在道家五方鬼帝与佛家十殿、冥王之间轮值流转。原后土娘娘手下土伯、宗布、神荼、郁垒四位大神,也入轮值之中替了四席。

    有了统一的领导者,便开始着手规范阴间各类流程制度。后土圣人借三生石之力镇压六道轮回。使前生、今生、来生轮回不止、生生不息。

    死者先至黄泉路,等待时辰。入鬼门关、过奈何桥进入幽冥。入幽冥之鬼灵,先往酆都鬼城受审判。枉死的搁置在枉死城,有罪的送至阴曹地府终审论罪发落,当死的则送往十八层地狱分别关押受难。

    天庭与泰山府,不满被挤出阴间势力流程中。特把势力转向地面。大肆分封人族先灵,为各名山大川的山神。

    命人间天子,大肆祭祀人间的四渎、五湖、九江、三山、四镇、五岳等名山大川。控制人间各处鬼灵。十里设一山神,十里封一土地是为神州地祇。方便天庭掌控各地鬼灵。

    汉太祖时期,天庭引导张良解读无字天书。借张良之手废人间各先灵地庙,大肆分封死灵为正神。抢占人间各山河湖海。

    一直到文景帝时期。替刘邦而死的纪信,被封为天下都城隍。城隍制度也由此开启。

    因人间死后的鬼灵,全部被各地土地城隍霸占。不得以,后土娘娘才无奈让泰山府参与阴间流程。

    从此人死后,由当地土地神收集魂灵,送缴至城隍处。城隍统一将各地送来的魂灵,派阴差押至东岳泰山地府。东岳大帝麾下鬼判进行审判分类,分别再送到幽冥各府。

    真正到此时,整一个完整流畅的幽冥界,才得以正式开始运转。

    虽然各方势力,在阴间天子的统一协调管理下。井然有序的维持着六道三生轮回。但由于天界想完全控制幽冥的想法,一直存在。各方势力都想在幽冥界这块巨大的版图中,扩展己方的实力。各种明争暗斗不止不休。

    前有阴曹地府封魏晋神将秦子文,为十殿冥王之首秦广王。后便有泰山府封钟馗,为赐福镇宅圣君号天师钟馗。酆都地府任唐朝长子县令崔珏,为首席掌簿判官。阴间地府便立马招宋朝包拯,为阎罗王。

    你来我往互相倾扎,千万年间仍然不停争权夺利。

    唯有幽冥正主后土一脉,只在幽冥发生重大变故时,才会出手稳定局势。平时深居于幽冥深处,不参与任何一方的争斗。

    直至孙悟空大闹天宫,打破了各方势力间原本脆弱的平衡。仙、佛、天庭间的争斗日益明朗。后土一脉也仅是让族中大长老镇元子,简单参与。显示了后土一脉的强大实力后,又归于沉寂。

    然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