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晚上偷灯油,
钢刀斩了木人头,
儿孙自有儿孙福,
谁给儿孙做马牛。”
赵以孚听了,真是气不打一处来道:“真是枉为人父,自己没担当就算了,还在这找补什么‘儿孙自有儿孙福’,你爹就算是修行之人,就这等心性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咳咳咳……%”
李文清干咳了一下,他说:“借你吉言。”
“不过我想他回来看到母亲富足,而我出息,恐怕反倒是真能干脆地放下一切去修行。”
“我常常想,若是当年我和母亲穷困潦倒,他是否会因为愧疚而动摇了道心修行不成?那般想想,居然还有些痛快。”
赵以孚觉得李文清的心病还挺重的,便开解道:“那可不行,你是为了令堂才努力出人头地,怎能为了报复令尊而让令堂跟着受苦呢?”
李文清听了精神一振道:“是极是极,还是君信兄看得明白,愚兄不及也。”
赵以孚连忙谦虚道:“允正兄言重了,兄长孝心令人钦佩,实乃真人也。”
文人的臭毛病出来了,就是互相吹捧。
李文清那个舒服啊,多久没有享受过这种与契合之人互相吹捧的感觉了?
说实话,当两人互通表字的时候还真是觉得这世间缘分妙不可言。
因为赵以孚的‘君信’乃是‘言必信,行必果,君子之志’。而李文清的‘允正’就是‘正德守信’之意,两者所表达的意思其实是相近的。
这不,两人互相聊了聊各自的‘童年’,不由得更是惺惺相惜了。
李文清是佩服赵以孚独自离家时的勇气,赵以孚则是敬佩李文清的孝心与文采,两人又都做过官,聊着聊着甚至聊起了治国理念……
天可怜见,这天界都是城邦聚居的,哪里来的国给他们治理?
但他们就是聊得不亦乐乎。
尤其是赵以孚一直在底层做官,而李文清则是状元起步天胡开局,两人视角不一样又正好互补。
而聊到各自所施政略时,李文清又不得不感慨:“君信贤弟了不起啊,开万民之智,恐怕是一件功在千秋之事。”
“你是真的在实现自己抱负的,不像为兄,在朝廷只能算是混日子而已。”
“家母病故之后,我便万念俱灰辞了官职回乡守孝,意外发现了家父留下的修行功法这才能够走上修行一途。”
赵以孚了然道:“原来如此,也不知允正兄何时成的仙?”
两人又聊了一阵,赵以孚有些尴尬地发现,这和他称兄道弟的李文清比他早成仙了千年……
但不管如何,他们聊得更为契合了。
不过聊着聊着,李文清不由得将话题转到了那花妖蕊蕊身上。
他说:“看贤弟常常来此行走,可是担心那花妖?”
赵以孚倒是没忌讳,他说:“此花妖心思干净之极,若是轻易夭折了着实可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