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裴元带着酒意主动对三人问道,“各位游学四方,想必也见识了不少人物,可知当今世间有什么才俊吗?”
蔡昂闻言,当即笑道,“说起才俊,自然得说杨慎杨用修了吧?他文采过人,擅长诗赋词曲,科道文章又能博得魁首,堪称当世第一才子。”
三人中,最小的蔡昂都是落榜过两次的。
他们都经历过去年的科考,也见识过杨慎的才华。
听到蔡昂提起此人,各个都甘拜下风。
不想,裴元这个锦衣卫武官,竟然敢大胆置喙,开口不屑道,“杨慎博而不精,杂而无序,见识粗疏又固执己见。虽有诗才,但才高而格未纯。非英、非英才也。”
三人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心中都在想,你个懂个鸡儿啊,连杨慎都瞧不上。
黄初见气氛有些冷场,主动缓和道,“王守仁有文武之才,不但学业精深,而且年少时就曾向天子献策,陈述武略。听说已经著书立说,阐述圣人之道,此人真乃吾辈之翘楚。”
裴元虽然身为亚圣,但是对好哥哥守仁,也不完全偏袒,点评道,“王兄虽有惊世之论,只是难免骇俗。他又生性刚强不屈,难容于世,只怕纵有大名,也该在身故之后。”
黄初见状,又道,“正德三年的状元吕柟,此人学识广博,文章学识都是世间第一流,又刚正不阿,胸怀坦荡。前些年因为刘瑾乱政,隐退还乡,在家乡建东林书屋,聚徒讲学,于学问一道,勘与王守仁分庭抗礼。此人又如何?”
裴元心道,我都没听过,当即不屑道,“此碌碌之辈也。”
三人又是无言。
唐皋刚才一直没说话,见别人都发言过了,于是干巴巴的说道,“李梦阳才思敏捷,卓然有复古之风。又风骨过人,不避权贵,为世人所钦慕。”
裴元还真听过李梦阳的事情,主要是在了解张太后那恶女人的战绩时听过的。
当初李梦阳弹劾寿宁侯,结果险些被张太后弄死在牢狱中,弘治帝却连个屁都不敢放。
裴元点评道,“才不足以匡扶,智不足以存身,此李梦阳之谓也。”
唐皋询问道,“那边贡、何景明、徐祯卿、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等人如何?”
裴元没听说这几个后世有什么出名的,便道,“亦庸碌之辈也。”
三人无语。
天都被这千户聊死了。
于是唐皋便问道,“那以千户之见,谁是当今才俊呢?”
裴元听了哈哈一笑,说道,“旁人不知,我见三位与众不凡,来日绝非池中之物!”
三人更加无语,好家伙,这是什么煮酒论英雄。
若是光一对一在这吹个牛逼,他们也就笑呵呵的应了,可这会儿还有旁人在场呢!
这要传出去,岂不是会成为他人笑柄?
再说你一个武夫,懂什么天下英才?得亏这裴元没把他自己算上,不然这都属于是骂人了。
唐皋三人险些被裴元夸的破防了,尴尬的想要抠脚。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