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那些金银浮财之类的,被裴元拿去支持罗教的发展了,剩余的固定资产数目仍旧不在少数。
除了有大片的土地,整条街的店铺,还有一些商业往来的骡马队伍。
裴元打算把租种土地的佃户陆续换成罗教的青壮,至于店铺和商队的话,可以尝试着把之前给臧贤提过的那支商队搞出来。
阳谷县其实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这里不但能享受到大运河的便利,还能够连通大清河,通到渤海。
这个时代北方运输食盐的队伍,就是从利津盐场一带买盐,装船后沿着大清河而上,依次经过蒲台、惠民、青城、齐河、长清、平阴到达阳谷,然后从阳谷转运到运河。
程雷响正在和天津左、右卫的指挥使密谋从天津那边搞些残盐的生意,若是能成的话,也可以利用阳谷转运。
而且这条能通渤海,又能通运河的水道,对别人没用,对裴元可就用处大了。
等到后续搞木材生意的时候,他就可以从辽东运了木材,然后穿过渤海,换船从大清河输送到运河上。
从运河往上是临清造船厂这个大客户,从运河往下是清江造船厂这个超大客户。
另外,民间修造大宅需要的木料,也不在少数。
辽东还有各种山珍、药材、毛皮,也都是利润很高的东西。
如果把阳谷好好发展,作为枢纽城市,未来的收益不会太低的。
费了好一会儿功夫,裴元才核对好了账目,签字用印后,将这两份厚厚的文件放在一旁。
裴元长出了口气,有些机械的看向摞着的文件,竟赫然又是账目。
裴元揉了揉眼,拿起上下两本账目,再不敢置信的看看刚看过的账目,才发现了不同。
好家伙,自己刚看过的是七月的,这两本是六月的。
再粗略的往下掀了掀,从三月他进京后的账目,都摞放在这里。
裴元抱着侥幸心理挑了最薄的三月份账目瞧了一眼,然后发现入账是宋春娘在管,出账是陈头铁在管,里面混乱的记载,简直就不能看。
这些账目已经经过了镇抚孔续的梳理,但是处处标记的“存疑”二字,还是让裴元意识到,这应该是一本没法看的烂账。
裴元倒是不怀疑宋春娘和陈头铁会在钱上搞事情,但是混乱成这个样子,想捋清楚也不太可能了。
裴元见孔续把账目做的有条有理,想起了什么,又翻开了刚才审阅过的七月那一份。
稍一对比,裴元就瞧出了孔续和张松的差距。
孔续虽然只是个巡检司的小官,但是实务能力较强,做起账来也比较有条理。
张松这个进士,虽属于精英阶层,但是处理这些东西就差点意思了,毕竟不是谁都是王琼。
裴元发愁的看着那些等待确认的账目,不由暗自琢磨道,是不是该找个专门做账呀。
正想着,忽听前面喧闹,不知多少人向这边行来。
裴元微微皱眉,有些疑惑院中的锦衣卫,为何无人阻拦。
等到了堂前,才注意到给这些人引路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