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监生这两类有资格选官的人,有多少在吏部登记排队吗?”
裴元心道,这老子怎么猜?
当即露出一个不耐烦的表情。
张松倒也识趣,自己答道,“一万两千人!”
裴元都听呆了,“夺少?!”
张松再次答道,“一万两千人!”
等到裴元大略消化了这个数字,张松又问道,“千户可知道,正德初年的时候,恩荫及捐输的吏员冠带未仕者又有多少人吗?”
裴元没想到,刚才竟然还不是排队等官的全部。
他愣愣的问道,“多少?”
张松说道,“有三万三千九百余人。”
裴元这次彻底哑口无言了。
裴元刚才听张松说要掏银子买官,还觉得那数额有些贵的离谱,现在一听,居然觉得有些合理了。
也怪不得有些衙门,居然会有千人之多的冗员。
就算那些举人、监生不管,正经考上来的进士总要有地方安排吧。
有些时候,少不得就得创造些岗位出来。
张松继续道,“这些人排队候选,往往十三四年才能有机会轮到。若是想要走通门路,就得大笔掏钱才能有提前选中的机会。就算不肯掏钱,但住在这昂贵的京中,又有多少人能苦苦支撑十三四年?”
“下官刚才所说的一切,都离不开大笔的银子。”
“若是那些举人考中了进士,以他们家中的殷实程度,能承担的起那几百两在京中观政交际的费用吗?之后选官,又能承受住那一两千两银子的额外支出吗?”
“若是不肯掏钱,身为进士自然不需要担心前程。”
“但若是分去穷乡僻壤,形如流配,能有几人甘心?”
“又若是像下官这样,往大理寺这样的衙门里给个闲官一塞,经年累月之下,岂不难逃困顿?”
“他们,终究是逃不过要大举借债的。”
“当年下官入京赶考的时候,也是心高气傲,感觉眼前是无尽的天空。志得意满,不将余子放在眼中。”
“直到后来,下官才明白,我们这些飞的高的虫儿,只不过是努力让自己进入了高处鸟雀的视线罢了。”
裴元不悦的说道,“张经历这些话,有些想当然了吧?”
张松大着胆子问道,“这些举子,由王巡抚为大人从一省筛选,又由霍韬亲自送到大人面前,等待着大人将他们网罗收服。”
“他们离开山东,意气满满的想要兼济天下的时候,想没想过,其实他们一直就在大人的手心里呢?”
卧槽!
裴元说不出话了。
原来坏鸟竟是我自己?
也、也不无道理啊。
裴元忽然有些心虚了。
刚才他跟着生气了半天,却万万没想到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