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汪举听得手脚冰凉。
他要的是处罚那个太监吗?他要的是阻止宣府边军入京!
汪举的目光慌乱四下看着,想要让人赶紧去通知内阁或者六科,好尽快阻止此事。
但是萧敬早有准备,带来的净军直接封锁兵部,根本不让任何人进出。
于是,就在城门外的朝臣与何鉴送别的时候,数骑快马与他们擦身而过,冲出城去。
萧敬又在兵部慢条斯理的品了会儿茶,然后才悠然离去。
等到朝中大臣听说兵部出现了这样的变故后,立刻炸开了锅。
不少人慌慌忙忙的回衙,杨廷和也带着梁储、费宏等人入宫,向天子询问此事。
何鉴现在挂着太子太保、光禄大夫和柱国的勋官,享受着从一品的退休待遇,已经算是功成身退了。他在旁贼贼的听了几句,哪里还愿意再去招惹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辞别众人之后,何兵部就瞒天过海,金蝉脱壳,昼伏夜出,声东击西,调虎离山,老汉推车,直奔浙江老家去了。
朝廷上下,对朱厚照的这次突袭,应对的十分慌乱。
他们本以为废掉刘瑾新政,大量罢黜刘瑾党羽后,天子再也折腾不出什么了。
谁想到,仅仅是兵部尚书离任的这个空当,朱厚照竟然趁机调动了边镇兵马。
他这是想干什么?
他要学何进,调外军入京,想要恐吓的是谁?
以杨一清为首的党众立刻联名上书,陈言,“边军赴京防守,京军赴边操练,则更代烦扰,去往疲劳,是无故而常动。数千之兵,不惟虚费粮饷,而且示人以弱。祖宗成宪:京军卫内,不无故外出,恐有四方窥伺之虞;边兵捍外,不以无事而弛备,恐有一旦仓卒之患。乞请徐议兑调。”
朱厚照却表现出了难得的强硬,毫不客气的回复道,“你们为国至意,我已具悉。可即于宣府调三千人,限十日至京;京营赴宣府备御者,亦如其数。每年春秋更替,人赏银一两。”
见到朱厚照甚至想把这件事常态化,原本还想居于幕后的内阁首辅杨廷和,也坐不住了。
他在家苦思数日,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文章,向朱厚照痛陈京营、边营兑调“十不便。”
曰:
“京边官军各有分地,有急事方可互相应援,今无事而动,一不便。”
“京军备边,不习战阵,难保取胜,恐损国威,二不便。”
“边军入京,骇人耳目,传闻各处,未免惊疑,三不便。”
“京军外出,依持强势,占住房屋,索要钱谷,需索酒食,强买货物,奸污妇女,将官护短而不肯禁,边方受害而不敢言,四不便。”
“边军在内,狎恩恃爱,傲睨军民,蔑视官府,小则怠玩,大则违犯,治之则或不能堪,纵之则愈不可制,五不便。”
“远离乡井,抛弃骨肉,或风气寒暖不相宜,或盘费供给不相继,六不便。”
“粮草之外必用行粮,布花之外必须赏赍,非紧急不得已之时,为糜费无极之计,七不便。”
“往来交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