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和与杨一清围绕礼部尚书展开博弈的时候,皇城内对陆訚的独走,也是有些懵的。
一开始的时候,毕真和谷大用的露布上书,因为事不关己,他们还看得津津有味的。
而且毕真还喊出了“国家养阉士百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这样的话,听着就很热血、很带感。
这两人露布上书造成的影响,也引起了不少宫内太监、宫外镇守的兴趣。
要是西厂提督和山东镇守太监能这么玩,那我也可以啊!
我也可以爱国,我也可以露布上书,以天下公议,施展胸襟抱负啊!
谁料陆訚的这封奏疏,却像是捅了马蜂窝,引起了内廷的极大反弹。
就因为陆訚举荐的这个人,叫做谢迁!
谢迁乃是强硬反对内廷的一派。
自从朱厚照继位之后,双方就展开了你死我活的争斗。
最后的结果是:
以刘瑾为首的“正德八虎”强势的斩杀、驱散了勾结外朝的一些弘治旧人;谢迁致仕滚蛋;展现出能力,异军突起的刘瑾,从一个地位低微的钟鼓司司正,一跃成为内廷之首;然后刘瑾全面掌控朝政,开始变法,推动刘瑾新政。
现在刘瑾完了,如果谢迁以胜利者的姿态回来,必然会变本加厉的针对内廷。
如此一来,很多内廷大珰对陆訚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完全是懵逼的。
不是,这有你什么事儿?你踏马闲的吧。
就连天子朱厚照,也对此很是不悦,因为谢迁那家伙比杨廷和更加强势,更不利于他施展抱负。
好在陆訚已经偷偷让人入宫递话,请天子稍安勿躁。
朱厚照这才隐忍不发。
结果忍了不到一天,杨廷和就秘密求见了朱厚照。
没错。
首先跳出来的,是同为清流阵营的杨廷和。
杨廷和在这件事上是完全被动的。
他根本没有任何正当的理由,阻止这么一个威望高,名声好的文臣顶流回归朝堂。
甚至就连支持他的人,都不敢跳出来胡乱表态。
礼部敢阻止谢迁吗?都察院敢阻止谢迁吗?六科敢阻止谢迁吗?
他们甚至连陆訚私下勾结谢迁,想要结党这样的话都说不出来。
那可是谢迁啊!
冤枉一个公公和他结党。
这还是不是人?!
这种话连自己都骗不过去啊。
所以杨廷和思来想去,能在这件事上,按下暂停键,阻止谢迁起复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当今天子。
只有天子这个规则外的人,才能任性的暂停谢迁的起复,坦住所有人的火力攻击。
而朱厚照在云里雾里的听杨廷和说了一堆什么“严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