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在少数。”
裴元皱了下眉,向澹台芳土询问道,“那这些人现在被招回来,不会有什么怨言吧?”
澹台芳土笑道,“有什么好怨言的,当初朝廷给的粮饷少,确实不好养家。千户所能捞钱的门路,也有的是人盯着。”
“与其都穷困潦倒的做苦哈哈,不如放一些人出去,让他们自谋生路。不然的话,就算留下,说不定也是给达官贵人做狗。那有什么好前景?”
裴元闻言,倒也不说什么了。
朝廷发粮的京军,还有十多万被各衙门借调差遣,何况是远在南京,几乎派不上用场的锦衣卫。
澹台芳土见裴元没疑问了,又继续说道,“现在咱们……”
澹台芳土顿了下,引用了裴元常用的叫法,“现在咱们北方局眼看着好起来了,粮饷也都给的足足的。那自然不能忘了当年的老兄弟们。于是很多隐匿的军户,又重新派了人来补缺。有些家里小子多,又不好找饭吃的,送两三个来的也有。”
“外面自己谋生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咱们日子好了没忘了他们,他们还感恩戴德的。”
裴元闻言大是满意,他对澹台芳土问道,“要是想继续扩编,千户所的隐匿军户还能有多少潜力可挖?”
澹台芳土没有估算过,只能大致说道,“掏的起钱粮,再找千把人来没问题,要是掏不起钱粮,只怕就叫不来人了。”
裴元沉吟了一会儿。
现在朱厚照马上就要在京中大肆练兵了,这时候在京中扩充人手,绝对不是明智之举。
一是因为,容易引来上上下下的关注。
二是因为,锦衣卫的战斗力面对小规模的冲突还行,人数一多,就需要另外训练协同作战。从武器装备,到战斗意识,都是全新的内容。
现在京中的交锋已经换了全新的版本,裴元那点手拿绣春刀,穿着棉甲的锦衣卫,在朱厚照义子团率领的长枪大马面前,根本连点小浪花都扑腾不起来。
裴元未来的主要经营方向还是山东,倒不如抽调人手去山东了。
张松在淮安那边的榨油工坊已经如火如荼的建造起来了,寄存在河南各府库的豆子,也已经秘密的押送去了淮安。
再过一两个月,山东的大豆也要成熟了。
那时候南方各个和大豆相关的产业,储量也该见底,应该眼巴巴的等待着北方收获的豆子呢。
但是河南的豆价,上次就被裴元利用前线积压的豆子杀穿了。
今年河南很多州县,都已经放弃了种植豆子。
山东一些拥有大量土地的豪强,也被裴元的“改豆为棉”计划折腾的欲仙欲死。
这两大大豆产区的种植都受到了影响,只有裴元现在还控制着数目可观的豆田,就算有零星的豆农种植,但是在规模上已经不足以影响裴元的垄断了。
裴元掌控的豆田,基本上来源于王敞早期统计的单子。
罗教扩张之后,就迅速的将这些大豆产区掌握在手中。
裴元对这件事有着比较理智的看法,那就是尽量在早期先去垄断渠道,然后在大豆产业链上,不追求利润,以养人为主。
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