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可行性。
好像……,能行得通?
只是明明一个很好的政策,却成了威胁政敌的手段,这让王琼心中也不免感到悲哀。
王琼对裴元感叹道,“裴小友果然胸中大有韬略,是个社稷之才。老夫只是可惜,这么好的法子,却只能用来和人称斤论两,讨价还价。”
裴元想着王琼话中的意思,决定稍微给他透点口风。
这王琼已经见识了朱厚照的嘴脸,只要以后慢慢引导,想要转化他的阵营还是有希望的。
现在实行“一条鞭法”的时机还不成熟,但是等时机成熟了,整个正德朝,恐怕没有比王琼更好的执行人了。
而且若是不让王琼看到点希望,让他只是为了回京而敷衍,那裴元启动计划的时候,想再找这么强的牛马可就难了。
于是,裴元便稍微暗示道,“王公不必多虑,所谓功成不必在我,王公只需要做好自己那一份就是。”
“至于其他的,裴某愿意竭尽所能,将事情推动下去。”
王琼有些意外,“你?”
王琼实在无法把推动“一条鞭法”这等格局的宏愿大志,和裴元这个小小的锦衣卫千户关联起来。
裴元却丝毫没有被轻视的恼怒。
而是看着王琼,神色平静的说道,“现在,我不就说动你了吗?”
王琼哑然,却也不得不佩服,他心甘情愿道,“不错。”
想起自己认识裴元以来的种种。
先是听说他为了伸张正义,不畏强权,打了次辅梁储的儿子;接着他又为了节省民脂民膏,公而忘私的找自己揭破了前线空耗钱粮的弊案;随后为了避免在内乱中多杀伤百姓,还和自己一起联手推动了“平定内乱时,不以首级论功”的议题。
如今他又关心民间疾苦,关心百姓的粮食和蔬菜,这可真是一个开朗温暖的人。
王琼一时心生感慨,想不到裴元这等冰清玉洁之辈,竟然盛开在锦衣卫这样的污泥之中。
王琼略感惭愧的说道,“要不、要不这事儿,还是老夫来主持吧。”
裴元能看出王琼的勉强,这等政治人物,激情之下或许能有点情怀,但是等想通了,也就想通了。
裴元笑道,“不必了。这种事情总归要有人统筹全局,有人声援支持,有人冲锋陷阵。”
“王公德高望重,还应当好好爱惜此身。这次巡视地方,听说是以河南、河北、山东三地为主,我看王公就不如直接去山东,好好看看百姓们过的苦日子。”
“我听说山东巡抚王敞也是肯实干的,他一定能够全力支持王公的想法,去山东的话,比别处要方便很多。”
“如果有一天,真的要实行一条鞭法,也完全可以从山东开始。”
王琼闻言很高兴,这倒是个不错的消息。
这件事如果能得到山东巡抚的支持,那里确实是个打开局面的好地方。
山东离京师很近,只要有了成果,反馈可以立竿见影。
就听裴元又补充了些细节。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