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便道,“卑职因为掌管宗教事务,听说湖广前线的僧兵为祸地方,所以就去亲临查探。也正是在前线,发现存在大量贪腐浪费的事情。”
“卑职生于市井,幼年更是贫苦度日,对这些被挥霍的民脂民膏,很是不忍。”
“后来,卑职在前线听说了王侍郎爱惜民财,节用民力的事情,所以回京之后,就去求助于王侍郎。”
“王侍郎虽然对卑职锦衣卫的身份有所不豫,却也对卑职所描述的事情义愤填膺。”
朱厚照插话道,“我怎么记得,揭破此事的乃是山西按察使张琏呢?”
“那是因为……”
裴元说到这里,忽然心生一念,觉得王琼有自己的推荐,走的比前世更顺了,这可能不利于他的成长。
自己可不能好心办了坏事。
于是便道,“王侍郎虽然义愤填膺,但是一不愿和同僚交恶,二忌惮上司打压。所以想让卑职站出来,挑破此事。”
“卑职人微言轻,好在和御史张琏有些交情,便将此事说给了张琏。张琏虽知此事涉及显宦,却也毫无惧色,愤然上书。”
裴元和张琏的关系,之前在朱厚照面前过了明路。
为了应对梁次摅案,张琏当初还在裴元的穿针引线下,和天子打过配合。
张琏这人不避权贵,正直敢言,还弹劾过朱厚照很不喜欢的舅舅寿宁侯张鹤龄。
朱厚照对他的印象很不错。
听到裴元这般说,朱厚照不由略有些失望道,“如此看来,王琼虽然有大才,但是少些担当啊。反倒不如张琏忠心任事。”
说完,又称赞裴元,“你倒是诚恳,未替王琼遮掩什么。”
诚恳小郎君得了天子称赞,也是骄傲的挺起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