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并不是每一位航运人,都有包裕刚那种魄力,能够在危机来临前果断抽身,优化资产结构,甚至不惜放弃世界第一船王的荣誉。
而像董家这般盲目扩张,看似风光无限,实则不过是在危险的边缘试探罢了,试错了,结果就是非常惨重的。
“咱们也别在这相互夸奖了,聊点别的!”见林浩然反而夸起他来,包裕刚不禁说道。
“那好吧,包叔叔,我听闻你们最近又卖了不少货船,想必九龙仓欠下的债务,应该也快还清了吧?”林浩然好奇地问道。
这点,其实是别人的私事,不过林浩然之所以这么问,也是出于对包裕刚的关心,如果对方需要他帮助,他不介意助包家一臂之力。
包裕刚闻言,苦笑道:“哪里可能这么快还清?收购了九龙仓之后,我们包家相当于接盘了海港城那个无底洞,我们不仅仅一边要还债务,一边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海港城,到现在,九龙仓还未给我赚过一分钱!”
海港城位于尖沙咀,实际上第一期早在六十年代就已经开业了,当时九龙仓将货仓码头转移至葵涌,在原货仓码头的土地上盖起了一座商场——海运大厦。
到70年代,面对土地价格的暴涨,九龙仓开启海港城计划。
不过,正是因为启动了这个计划,导致九龙仓的原本明明每年都通过旗下产业收租不少,却最终都投入了海港城这个无底洞,从而导致九龙仓因为每年几乎没有利润,股价也一跌再跌,这才有了李加诚和包裕刚相继觊觎。
等包裕刚接盘了九龙仓之后,他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海港城的投资有多大。
依靠九龙仓自身每年的利润,想要快速建好海港城二期,根本不可能。
因此,在包裕刚收购了九龙仓之后,九龙仓的的自身资金依然不能帮助包裕刚解决负债问题,因为九龙仓产生的利润,还得继续投入海港城的建设当中。
“包叔叔,这样可就相当于这几年都得让您寸步难进啊!”林浩然惊讶地说道。
九龙仓那边又不能给包裕刚提供任何的帮助,环球航运集团那边,又遇到航运业萧条期,这样一来,包家这几年日子的确难过。
难怪这两年包裕刚这位原来的香江首富,都开始低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