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早觉得他有问题!】(6700) (2/8)
; 很多人其实不明白: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残忍的群体。
这个残忍不是恶,不是坏,而就是“残忍”。
因为认知不健全,道德不健全,孩子对很多残忍的事情,是没有认知的。
很多人都见过,小孩子会乐此不疲的抓住一只虫子,或者小鸟,或者青蛙什么的,然后把它踩死,切开……
抓住一只蜻蜓,把翅膀折断……
这些不是因为恶,而是对“生命”没有概念。
当一个孩子抓住蜻蜓,折断翅膀的时候,他并不讨厌蜻蜓,也不恨蜻蜓,不是抱着那种“我就是想弄死它”的念头。
而是,他不懂什么叫生命,就是单纯觉得“好玩”。
就玩死了。
不懂,没有概念,造成了孩子的“残忍”。
·
陈言的小时候,是饱经这种“残忍”的。
当一群孩子在一起,别人都有爹妈的时候,你没有,你就会成为鄙视链的最低端。你就会自然而然的成为一群孩子欺负的对象。
你就天然成为了所有人都可以拿你来开玩笑的目标。
老太太给陈言编的关于陈言亲妈的来历。
什么白狐也好,什么捡来的也罢……
都是老人家对于孩子的善意的故事和谎言。
但孩子之间的说法,则更残忍。
“没爹没妈的野孩子”——这种都还算好的。
“听说陈言的爸爸是个劳改犯被枪毙了!”
“陈言的妈妈不要他,跟人跑了!”
类似这种说法,以及无数种乱七八糟的“取笑”在陈言的年轻时候不知道听过多少。
乡野间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其实在这一点没区别。
在他们看来,并不是想通过这种谣言来伤害陈言,就是为了……“好玩”。
编个瞎话,好玩而已。
欺负一下陈言,好玩而已。
然后,就玩死了。
·
人是群居动物,大部分人都会不由自主的向集体和团体靠拢。
一样在乡野玩耍的孩子,一个孩子总会很想融入一群孩子里,一起玩耍。
陈言也曾经很想过。
他也确实做的,然后就成为了圈子里鄙视链的最底层。
直到他再长大了一些后,他发现自己其实可以不必忍受这种事情,他开始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反击:力气和拳头。
然后,就成为了形单影只的那一个。
整个小学时代,陈言都是背负着“父亲是杀人犯被枪毙了”的谣言存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