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是在宁城自己房间的梳妆台上看见信的。
对于莫名其妙出现在自己桌上的信,黄玉先是叫来丫环把房间里里外外都检查了一遍,确定无人后才让丫环出去,自己打开了信。
信上的内容让黄玉白了脸。
越看越惊。
信足足有五页。
前三页都是林长风的笔迹。
后两页是另外的笔迹,旨在帮她补充信的前后内容和指点迷津。
看内容应当就孙幼贞嘴里的“罪证”。
中秋宴上孙幼贞捏着的空信封里头,本该装着这封信。
是谁偷了孙幼贞的信又放到她梳妆台上?
是在她去海城前被偷的还是在海城时?
黄玉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学着沈清棠的样子,遇事先冷静分析。
不,信只能是在海城被掉包的。
那么重要的信,孙幼贞必定带在身上,说不定一天要检查几遍才安心。
孙幼贞到海城时,信必然是正常的。
应当是孙幼贞吃了掺睡药的食物时或者是被沈清棠绊倒时,信被拿走的。
左右不过这两个时候。
掺睡药的是沈清棠的人。
绊倒孙幼贞的还是沈清棠。
解铃还须系铃人。
黄玉二话不说拿着信笺敲开沈清棠的门。
沈清棠看完信第一反应:“孙幼贞手里竟然真有证据?”
第二反应:“玉姐姐,你别难过!说不定这信是孙幼贞伪造的。”
黄玉见沈清棠表情不似作假,纳闷道:“你不清楚?那是谁放在我梳妆台上的?”
她还以为是沈清棠怕她伤心不好直说,临走前偷偷放她桌上。
沈清棠茫然摇头,“我不知道。”
黄玉不说话,皱眉沉思。
沈清棠很快想明白黄玉来找自己的原因,“不是我拿的。给孙幼贞下药时,我压根就不知道她有这封信。”
绊倒孙幼贞时,场面一度有些混乱。
彼时,沈清棠身边坐着季宴时。
季宴时武功了得,趁乱偷封信应当不是难事。
若换以前的季宴时定然不会做这种事。
如今的季宴时,她不了解,不好说。
若是季宴时做的,为什么在海城时不给黄玉回来才给?
沈清棠没有证据便没提季宴时,只问黄玉:“不管信是怎么来的,信上的内容你怎么看?”
黄玉想都没想就摇头否认,“我不信!我夫君不可能投敌叛国!定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