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姞姓要造反?周宣王的苦衷。 (3/4)
; 晋文侯一下子就指出了周宣王说法的漏洞。
(对啊,博主,周宣王的说法太过于女频了,就算是杨姞女这么做,姞姓杨国难道也同意了吗?)
(我不相信!)
陈勇笑了,对,周宣王的说法中,最大的漏洞也是如此。
当然,有漏洞,就肯定有人要提出来。
毕竟,姞姓可不是随意让人欺负的。
【咱们就看看周宣王的解释。】
姞姓重臣哼了一声:“好,天子说牺牲杨姞女没有好处,只有祸端,那么,你怎么解释,这门婚事能成呢?”
“我们还是坚持认为,是你布局了这一切。”
周宣王要吐血了,解释不清了属于是。
人的成见就是一座大山啊!
他想了想,于是,准备摊牌了。
“你有没有想过,也许,姞姓杨国也想要造反呢?”
“姞姓杨国也想要投靠入灭周者的阵营中呢?”
“同意这门婚事,也许是杨国国君自己的主意呢?”
周宣王这么一说,姞姓重臣就怒了。
他一脚踹翻了眼前的桌案:“天子,你在胡说八道,杨国为什么要造反?凭什么会造反?”
对于这个问题,周宣王叹了口气。
“那就不得不说周公旦的当初设置的监察体系!”
“你以为,当初只有用三监来防备武庚吗?”
“不不不,事实上,周公旦不止如此。”
“在东方,用鲁国监视齐国,用燕国监视孤竹国,箕子朝鲜,用毕国监视你们姞姓的南燕国等古夏遗民。
南方,用姬姓小宗监视庸国。
而晋国,主要就是来监视姞姓杨国的,孤承认,周公旦以及有作为的天子,其实都防备着姞姓杨国。
在渴望姞姓杨国强大,用他们对付戎狄的同时,我们也防止姞姓杨国做大做强,反噬姬周。
因此,姞姓杨国有造反的意思。
所以,他们跟晋穆侯勾结,才有了杨姞女嫁给晋穆侯的婚姻。”
姞姓重臣愣住了,心想,你们姬周玩的这么野吗?
竟然搞出了一个监察体系来?
【对,这里又是周公旦的一个千古功业。】
【这就是炎黄最早的,成体系的监察官僚系统。】
【以后,监察百官的三公九卿中的御史大夫,就是从这种体系思路中演变出来的。】
【周公旦不放心任何一个诸侯,每一个强力诸侯,都给他设置了一个监察者。】
周宣王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