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曝光古人皇功业,惊呆皇帝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章 废井田,千古奇功,爱民当如周宣王! (4/6)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孺说。

    方孝孺哼道:“周制想要废除可没有那么容易,臣以为他不过装装样子!”

    是吗?

    朱元璋拢起袖子,“咱就瞧一瞧!”

    天幕中,画面一闪。

    【很多人看到周宣王废除井田制,一定会持有怀疑态度,其实,这件事情就在正史中记载着,只是他们换了一个说法而已。】

    【叫做周宣王昏庸,不听劝谏。】

    这年春。

    有专门负责祭礼的虢文公来向周宣王请示:

    “春种已经到了,请天子主持籍礼!”

    周宣王摆摆手。

    “孤不会再主持籍礼。”

    虢文公脸色一变,怒斥道:“天子啊!你怎么能如此昏庸,籍礼可是国之大事,是农业之根本,陛下不主持籍礼,岂不是要荒废农事。”

    其他臣子也不断劝谏,可史书写着几个字,宣王不听!

    周宣王一意孤行,从此取消了籍礼。

    【那么什么是籍礼呢?】

    【这是井田制下的一种制度,井田制把田地分为公田和私田,公田是要大家集体耕种,收成的粮食就是税收,但,人都不傻,都会勇于耕种自己的私田,从而让公田荒废,减少收成。】

    【籍礼,就是在春耕,施肥,收获的季节时,由天子带队,各级诸侯组成巡查队,严密监视底层百姓,让他们先忙于公田的农活,说白了,就是无偿压榨底层劳役的一种剥削方式。】

    【而周宣王取消籍礼,就是不让百姓去给公家无偿劳动了,以后不允许诸侯们强制让百姓耕种公田了,公田也就彻底荒废,而以此形成了井田制也就彻底坍塌。】

    【但,很可惜,这样的壮举,在史书上,竟然被骂成了不听劝谏,刚愎自用,荒于国事,成为论证周宣王前期英明,后期昏庸的有力证据,被后世之人口诛笔伐了几千年。】

    【幸亏现代学者考古发现了籍礼的真正的含义,才提出了他是废除井田制的标志事件的说法,把周宣王认定为先进的改革者。】

    【现在,听了正史和考古研究,你觉得周宣王废除籍礼,是应该解读成什么?】

    【选择一:昏庸无道,不听谏言,荒废政务。】

    【选择二:废除井田制,解放生产力。】

    (我靠!这帮写史书的可真是太不要脸了?竟然能把这解读为昏聩无能?)

    (博主虽然我知道你很想表示你的公正,可这个时候就应该大骂特骂啊,不能给他们留脸,他们是一点逼脸都想要。)

    (籍礼,是压榨底层百姓的免费劳动力,还必须得先耕公田,你收税的时候能少收一点吗?)

    (哈哈哈,古代的谏言都是这样的吗?那我家二凤岂不是要狠狠抽谏臣几个耳光子。)

    (周宣王,你不但疯,还爱民!古代无偿劳役最苦了,你竟然给百姓减轻劳役,就冲这个,我特么的无脑挺你。)

    (平民史观,这才是平民史观,从底层往上看,看谁是光着身子秀智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