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历史多维分析法,现场分析周昭王之死,云凶是谁! (3/5)
br/> 我的专业是,在自己不懂的领域,找出懂的人。
大汉,
汉武帝旁边一个史官眼睛亮的快冒光了。
“周昭王死于天灾,还是人祸,都能完美解释他的死因,迁发现不了其中的猫腻。”
此人正是司马迁,他如果发现不了几种说法哪种最可信,就会采取笨办法,都记上,让后人自己分辨。
可作为史官,怎么能不清楚真假的。
这是对他专业最大的挑战,也是对他能力最大的讽刺。
“我要好好瞧瞧,后世一个说书的,都能比咱专业史官还厉害。”
此刻,各个时空的皇帝,臣子,都心中盘算,或是高谈阔论,或者皱眉沉思,已经跟陈勇这个博主隔空较量上了。
天幕中,陈勇的声音徐徐而来。
【要搞清楚周昭王的死因,不但要考虑当时的生产力,还必须从其他维度分析,比如礼乐制度,当时的朝堂反应。】
视频中,一卷史书竹简展开,正是司马迁写的《史记》
上面金色的文字出现,记载的都是有关周昭王的事情。
1昭王之时,王道衰微。
2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
3其卒不赴告,讳之也。
【这就是周人对周昭王之死做的一个定性,首先,把周昭王的南征说成了南巡狩猎游玩,其次,在周昭王死后,召公等大臣不向天下发布周昭王的死讯,不让诸侯前来奔丧,更不以天子的礼节下葬,为什么,因为有避讳,觉得此事不能宣扬。】
【支持周昭王死于天灾说法的人,他们就是根据这个史料得出的结论。】
【推论逻辑是,儒家当时的学说,天子死于天灾,是天子失德,神明才降下了天怒,也是因为如此,周人为了维护周朝的统治,才对周昭王的死讳莫如深。】
【但是,我却不支持这种说法。】
【我的看法却恰恰相反!】
【这种说法是考虑到了当时的礼乐制度,可以兼容当时的社会学说以及价值观,但唯独不能兼容周昭王的人设,以及他做过的事情。】
【按照史书记载,周昭王时期王道衰微,他反对王道,反对儒家,要行霸道。他自己在儒家眼中也是穷兵黩武,更是要反对周制,不尊崇天子垂拱而治,要学习商纣王搞中央集权。】
【周昭王在满朝臣子眼中,早就失德了,而且,这种失德行为天下尽知,如果周昭王真死于天灾,不恰恰能证明周制的正确,儒家学说的正确,证明天子就应该垂拱而治!而不是学习周昭王一样反对周制,他们甚至还可以给下一代天子洗脑,把他忽悠成一个二傻子。】
【为什么这么多好处,他们不做呢!就是因为没有天灾,他们总不可能凭空变出天灾,甚至以他们的认知,根本无法想象什么样的天灾,能让天子六师全军覆没!】
【所以,我认为,周昭王是死于人祸,而人祸也跟诸侯有关,因为周昭王要搞集权,还把打下的土地人口,以及西周最稀缺的铜矿都攥在自己手里,等周昭王实力再强大下去,那就是第二个商纣王,要对老旧贵族举起屠刀。
于是,就出现了有人在船只上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