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曝光古人皇功业,惊呆皇帝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章 周公旦的最终得分 (5/6)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br/>    大宋,

    赵构秦桧等人喜气洋洋,这会也不嚷着不让人议论天幕的内容了。

    事实证明,我儒家圣人也是能打的!

    三个维度直接满分,就问还有谁能做得到。

    大唐,

    魏征却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他敏锐的发现,这次评价的顺序有问题。

    他想到了评价商纣王时,好像就是先评价得分高的维度,然后就是得分不高的。

    接下来,可能才是重点。

    天幕中,音乐变得低沉起来。

    【维度四:集权吏治。

    周公旦是儒家先驱,儒家治国的中心思想,就是从他这里传出的!

    只要稍微懂点历史的都应该清楚,儒家讲究天子垂拱而治,也就是放弃中央集权。

    在集权方面,大周跟殷商一对比,就显得十分疲软,殷商是只要有武力就要不断加强权力,对诸侯有征税权,征伐权,监察权,审判权,以及制定礼乐的诸多权力。

    而周公旦却把大部分权力舍弃,只保留了征伐权以及礼乐权。

    中央几乎成了诸侯的吉祥物。

    而吏治方面就更加让人担忧,他不是选拔有才能的人当官,而是按照血统来当官,父死子继,这样选拔出来的官吏,治理天下的水平全靠运气。

    更加让人难受的是,中央对于地方没有审判权和检察权,也就是地方诸侯怎么搞,中央管不着,百姓过得再苦,中央也无权插手人家的内政,只能靠着周礼进行道德谴责。

    这种集权和吏治,就是儒家向往的权利结构状态,但,这种治理国家的方式只会埋下分裂的种子,只会让百姓来为吏治的黑暗和不公买单。

    评级:丁

    得分:10分】

    (果然,地雷在这里埋着!儒家,儒家,治国用儒家,问题也太严重了。)

    (儒家不集权,讲究天子垂拱而治,会不会是周公旦自己就是诸侯,他在制定制度的时候,多多少少也代表了自己的利益。)

    (人家不代表自己利益,难道要代表天子的利益,人家又不是天子。)

    (就跟儒家的文官集团一样,都是为阶层谋福利,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只有背叛阶层的个人,没有背叛阶层的阶层。)

    (这么看的话,下一个维度就更惨了。)

    大周,

    周公旦愕然的看着天幕。

    他有点不太理解。

    天子垂拱而治,是错的?

    难道非要跟商纣王一样,把权力集中在一个人手中,才叫对!

    如果天子是个暴君,岂不是要把国家带向毁灭。

    天子不管事,而让贤臣帮助治理国家,不是很好吗?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