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山挑了挑眉,接过那本书。
商叶初凑近他,将纸页上的文字点给他看。
“你知道最巧的是什么吗?这两首诗,居然在同一本书的同一页上。”
---------
出乎商叶初的意料,对于要重拍不少戏份这件事,徐瀚文表现出了惊人的热情。
商叶初本已经做好了贡献老商家的祖宗十八代给徐瀚文过嘴瘾泄愤的准备,没想到对方只是发了几句牢骚,便去写通知了。这种做派,简直让商叶初怀疑他是不是蓄谋已久。
重拍的戏份顺畅了很多。商叶初本身演技极稳,冲破藩篱后又多了一抹灵。配合时山那副情不自禁的模样——用徐瀚文的话来说,如鱼得水。
无须再争论什么入戏不入戏的问题了,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时山和商叶初之间,从那场雪中戏开始,已经多了一些旁人无法插足的东西。看似两人,实则共用一魂,浑然一体。
商叶初一个眼神,时山就知道该做什么;而时山的每个举动,也能恰到好处地烘托商叶初的戏份。剧组的人戏称这种模式为“金苹果配银叶子”,不过叶子不是商叶初,而是时山。
至此,《天半》的最后一块短板,终于玄而又玄地补全了。
徐瀚文在这种近乎完美的状态中玩命拍摄了一个月,甚至连新年也是泡在剧组过的。终于,凛冬的飞雪化尽,阳春三月,《天半》杀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