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都买不起,但是可以转转。
另外一方面,每次走到那边的时候,如果运气好,能认识几位长工,说不定招工的时候,人家帮忙说说好话,兴许就过了。
每次去长工区的时候,看到那些长工们吃的满嘴流油。
他们就忍不住的羡慕!
一个月一块半大洋的工钱,对于乡下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而且还可以购买苏家的米面、价格比城里也要便宜很多。
如果没了婆姨、老人那些,活的更潇洒,找个客栈要点酒再要点肉,吃的更香!
还有不少人长工在苏家村干到了队长,手下管理一百个长工,活的更滋润。
当然了,最让他们羡慕的还是长工区姓白的那户人家。
听闻那户人家的户主叫白桂山,当时成为了苏家的长工,娶媳妇的时候,运气好碰到了苏族长。
而后成了苏族长家里的下人,给苏族长做事儿。
后来被苏族长派到了族田那边,管理一部分族田。
据传闻,他手下有好几千个长工。
每个月拿一两百块大洋的工钱!
这生活,别说天天吃肉了,就是吃一碗倒一碗,一个月都花不完。
想到这里,这些人要多羡慕就有多羡慕。
“苏家人来了!”
就在这时,不知道是谁高喊一声。
所有的流民都涌了过去。
只见人群中最中间站着一位年轻男子,看年纪应该在二十岁左右。
他身后还跟着几位护卫队的人。
看到这一幕,这些流民们心中一紧,本来还以为是熟悉的老面孔,那位老族长出面招工呢。
实在不济,再出来一个苏家的当家人出来招工也可以啊!
眼前这位年轻人,能在苏家说的上话吗?
“看来今天白来了,就一个年轻人,在苏家说不上什么话,他能招多少工?”
“撑死了放出几十个上百个招工名额就不错了!”
偌大的稻场,平时用于晾晒粮食,此处还只是其中一个稻场。
苏家村三万亩族田,相当于外界几十万亩田地。
每年产出的粮食上亿斤。
一共需要四个稻场晾晒,每次晾晒需要动用的人工都有数百人。
需要将那些粮食放在稻场晾晒,等到太阳块落山的时候,再全部收回去。
此处稻场中,人潮拥挤。
“看来这个冬天又有些难熬了!”
“哎!光苏家施粥的这点东西,根本吃不饱不说,还要起早来排队。”
“是啊,要是来碗了,粥就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