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别说了,我们有专门建房子的人,你们跟他慢慢说。”
众人回城开始着手准备建马场之事,廉义将两个马夫交给了工部司书张大河,命他全力配合二人建马场。
— — — — — —
十月三十,在朝议的前一日,信君召集众臣商议如何处置天道军投降的叛民。
信君进殿后便直接开门见山问道:“平东城民乱一事,抓回来的叛民便有近百人,这些人要如何处置?你们有何意见,贼首张七又如何处置?”
年辉道:“君上,张七主动投降,他不但不是民乱的主谋,而且他是解决了真正的贼首曹丁之后才开门投降,臣认为应当予之奖赏。”
韦明驳道:“亲手解决自己人,这不是贪生怕死之徒么?这人本就是叛民,还不讲仁义与自己人自相残杀,罪加一等,理应处死。”
年辉不满道:“正是他的贪生怕死不讲仁义,避免了我们军务司将士在战场上的拼杀,挽救了多少将士的性命?何况我们若是将他处死,以后谁还敢向我们投降?投降还不如与我们拼个鱼死网破。”
韦明冷笑道:“年大人你如此维护这贼首,莫非是收了他的好处?还是与他达成了什么协议?”
“韦大人切勿以己度人,我只是出于本心如此建议,若是在场还有其余大人同意我的意见,难道他们也收了贼首的好处?”
“你们二人别吵了,其余人怎么看?”信君不想再听他们二人掰扯,出言阻止。
“我同意年大人的意见,给张七奖赏。”温延道。出人意料的,大部分人都同意年辉的意见,认为应该给张七奖赏。
“君上,各位大人,炼浚、叶通二人主动辞官,臣认为张七可顶替叶通,任平东府府令。”年辉乘胜追击,继续建议道。
韦明笑道:“年大人,你还说没有收他的好处?那张七会写自己的名字吗?你让他出任平东府的府令?”
“君上,各位大人,此次收复平东城,张七功不可没,理应给他足够的好处。有这前车之鉴,日后面对别的敌人,我们更加容易不战而屈人之兵。”
几位大人都点了点头,认同年辉的意见。黄伦道:“君上,臣附议。”
信君又看向炼桓,炼桓也点了点头。
“既然诸位爱卿都同意,那便如此安排。现在平东府的府令有了,司书你们可有人选?年副司,你说呢?”信君明知故问。
“此次出征副督军张松年功不可没,臣认为他可胜任平东府司书一职。”
年辉说完后,大殿内无人说话,连刚才一直与年辉唱反调的韦明也安安静静的,仿佛没听见年辉说的话一般。
“这么说你们都没意见?”信君问道,言语中听不出任何情绪。
“臣附议。”吴钧道,今日第一次开口。
“既然你们都没意见,那便如此安排。明日朝议提一提,让大家都知道平东府的司书和府令有着落了。”
“是。”
“那余下的叛民又该如何处置?”
“君上,臣认为可全部赦免,他们只是走投无路才跟风起事,并不是主事之人,不必深究。”总务司副司左煜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