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05章 国有二谦 (1/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蹇义其实很羡慕徐闻。

    兵部一直默认是越王的地盘,现任兵部尚书陈洽也是徐闻一手提拔。

    这位本应和柳升一样,殒命在西南的能吏,勤勤恳恳执行徐闻在任上就定下的各项政策,支持明军南征用兵,各项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

    徐闻之后还提拔了一个于谦,这位也用给自己的表现证明越王从不走眼,各项事务完成得很出色。

    现在几乎就成了战争善后专员,目前在占城干得也不错,眼见下一届的兵部尚书就是他。

    可是自己的吏部,因为自己什么事都一力承担,想着不出差错。

    现在左右侍郎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其实从能力来说,能够做到侍郎这个位置上,也是大明万里挑一的人才。

    可站在蹇义的角度,还是感觉差了点什么。

    蹇义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能力去要求继任者。

    蹇义这种能够坐稳天官二十多年的政治手腕,一般人哪比得过。

    看来看去,他最终在年轻一代中相中了徐谦。

    这位现在不过三十岁,自己还能扶他上路一段时间。

    以徐谦的年纪,至少还能服务大明二十年,年龄上就太合适了!

    至于徐谦的履历,和天子一起长大,深得宣德帝的信任,和天家的关系不用多说。

    而且徐谦的父亲是徐闻,越王何等权势,随便找个朝中官员,都会给你说得明明白白。

    能力方面,是蹇义最不担心的。

    且不说徐闻入阁以后所办的事情,都能完美解决,内阁中其他三杨都对他赞不绝口。

    蹇义几乎就是看着这小子长大的,在这批勋贵官二代中,徐谦也算是极为拔尖的人物。

    他们兄弟三人,哪怕是现在在海上漂着的徐明,也是经常被其他家庭念叨的别人家孩子。

    不欺男霸女,不惹是生非,不打着家中的旗号招摇撞骗。

    就这三点,就已经超出大部分勋贵子弟,关键还上进,有能力。

    兄弟三人关系也不错,三位同父异母的兄弟,从未听说闹过什么矛盾。

    实话说,蹇义都有些好奇,徐闻究竟是怎么教出这三兄弟的。

    以上这些综合起来,蹇义认为能够接任自己礼部天官的最好人选,就是徐谦。

    就看徐谦愿不愿意接受吏部右侍郎的位置。

    老友几乎是请求性质的要人,徐闻无法拒绝。

    而且那可是六部之首啊!

    其他人想要接任这个职位,哪怕是朱瞻基钦点,也得要蹇义点头。

    二十多年的经营,没有他的首肯,其他人哪那么容易接手。

    不过徐闻还是想征得徐谦的同意,除了一些关键事情上,作为父亲,他还是很尊重儿子的决定。

    把徐谦叫来,他一听,这还有啥好犹豫的,这可是蹇义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