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要不是考虑到还得送到京师明正典刑,他们甚至想把人直接凌迟处死。
此等贼子,被大明海军以最快的速度押送至北京。
到达京师后,被刑部验明正身后,游街示众。
都不用等到秋后,朱瞻基御笔亲批,直接推出午门斩首。
本来朝中还有人提议按照大明律,可使用凌迟甚至车刑,但都被徐闻否决。
大明不需要哪些血腥的刑罚来惩戒敌人。
他们只需要知道,得罪了大明就会死,这个简单的道理就可以了。
朱瞻基也表示赞同,他的孩子马上就要出生了。
考虑到为孩子祈福,就给人一个痛快。
宣德二年十一月十一日,对于整个大明来说,还有另外一件大事。
那就是皇帝的长子诞生!
朝中欢欣鼓舞。
朱瞻基什么都好,既继承了他祖父的英武,还有父亲的仁义,而且还愿意听从臣子的谏言。
对于很多官员来说,这简直就是他们心目中完美的帝皇。
唯独就只有一个小缺点,那就是没有子嗣。
这个最大的缺点,在今天终于被补上。
这些人中,唯独只有越王脸上虽然笑着,可是内心却在担忧。
只有他清楚,这个男孩,就是未来的大明皇帝,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堡宗,历史上最废皇帝的有力争夺者,朱祁镇!
徐闻不知道历史改变以后,没有了漠北的那些蒙古人,这位将来的正统帝还会整出什么新活。
在徐闻看来,以朱祁镇的性格,哪怕不会闹出土木堡这种脑残事情,还会有其他的坑等着他。
朱瞻基不知道这些,他只是开心自己有后,大明有后。
他第一时间就找到徐闻,希望他像教育自己父亲,还有自己一样,好好地教育这个孩子,让这个注定成为皇太子的孩子能够长大成才。
经历过永乐洪熙二帝,徐闻已经渐渐明白,这些皇帝的命运,不是自己能够改变的。
他已经尽力挽救,通过四海商会研究所不惜成本的投入,还有各种珍贵药材辅助,都没能挽救这两位老友的生命。
现在他甚至有些玄学,自己就改变一下华夏未来的生存环境吧!
这些皇帝的性格,还有生老病死,真不是自己能够干扰的。
想明白这些,徐闻以自己年纪大,且为内阁首辅,事情多为由,推掉了这份托付,但他还是推荐了徐谦。
朱瞻基虽然不明白徐闻为什么会推掉,年纪大根本就不是理由。
这位越王还没满五十岁了,刚刚去上任交趾的黄福,年纪都比他大。
至于事情多,内阁有多少事,他这个当皇帝的还不清楚吗。
但宣德尊重徐闻的决定,在他看来,这位自己视之如父越王,任何的决定都有他自己的理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