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辞官的奏章便到了新皇的龙案上。
洪熙帝朱高炽看了后,久久无言。
越国公徐闻拒绝封王,又辞官归乡,位极人臣却忽然隐退。
或许外人想不明白。
但朱高炽却是清楚。
越国公这是以身入局,保天下太平!
如此品质,让朱高炽更加敬佩。
最终,他准许了徐闻的辞官奏请。
此事再度引起巨大热议。
有人怀疑是皇帝和越国公生出嫌隙。
更多的是猜测是自古以来的皇权和相权之争。
虽然太祖高皇帝废丞相制度,但大臣之中权力最大者,仍被私下当成“相”。
徐闻,位极人臣,便是大明的隐相。
表面上越国公拒绝封王,其实是争夺朝堂话语权,然而君臣二人闹翻了。
这是不少人的猜测。
他们不相信世界上有谁能抵挡得住权力的诱惑,在巅峰时期忽然退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