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人歇,信件不歇。
一天半的时间,就跨过八百多里的距离,直接送到汉王府上。
朱高煦接到那份带有师傅火漆印鉴的信时,手都有些发抖。
徐闻走官方渠道发过来的回信,他已经猜到是什么事了。
提得动三十斤大刀,拉得断五石强弓的手,此刻拆一个信封都有点费劲。
看完信,朱高煦头脑有些发蒙。
全篇都是呵斥之词,其中几个字让他印象深刻。
“吾历三朝,岂能为一己之私废国本!”
掷地有声的话语,就好像那位权势滔天的越国公在自己面前,指着自己的鼻子在骂。
这一瞬间,堂堂的战场杀神,朱高煦却握不住薄薄的一张信纸,让它从手中滑落。
早就等候在一旁的谋士们,赶紧把信捡起来,几个脑袋凑在一起查看。
能把汉王都镇住的犀利文字,他们看后,更是头皮发麻。
这就是传说中永乐朝第一权臣的压迫感吗?
他们这些人之所以选择汉王,大多是郁郁不得志,觉得自己才比天高,命比纸薄,所以选择投靠朱高煦搏一把。
真正的才子,只需要一封书信,就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究竟有多菜!
几人谋士看完后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神中的震惊。
都是汉王府混饭吃的,谁还不清楚谁啊!
就这几个货,此刻彻底明白了,大家能聚在一起,可能是废物之间的同类相吸。
“书房,议事!”
朱高煦意识到自己在属下面前丢脸了,一把夺过书信,气冲冲地走了。
又来了!
谋士们只能在心里感叹。
汉王其实哪哪都好,对他们不错,遇事也愿意和他们商量,就是这个脾气养成了,就改不了。
依旧是熟悉的场景,信件摆中间,大家围坐边。
以至于谋士们有种恍惚感,这一幕自己是不是见过。
“说说吧,怎么办?越国公已经明确拒绝孤了,这条路走不通。”
这次讨论的问题更加机密,书房里面的人更少,只有三个最亲密的心腹谋士。
家都安在汉王府内,将身家性命和汉王绑定,与汉王休戚与共,才能参加这个闭门会议。
但四个人围着这封信,半天挤不出一个屁来。
其实大家心里都有了一个方案,但谁不想先说出来啊,这种事情他们怎么好先提?
“赵树,你说一下。”
没人出头,朱高煦只能点名了。
被点中的谋士看了下左右,一个个装着看信,不想搭理他。
没办法,赵树只能硬着头皮说道:“文的不行,那就只有来武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