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7章 权臣之路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怕皇帝知道后不悦?

    不存在的。

    身为读书人,知恩图报,那是基本操作。

    而且,归根到底是皇帝赦免了他们,他们能感恩徐闻,自然也会感恩皇帝大恩,更加忠心。

    朱棣身为皇帝,自然明白。

    这也是徐闻见几个老臣的原因。

    徐闻招来王力询问:“韩克忠和王恕的情况如何了?锦衣卫有去骚扰他们吗?”

    王力一听,笑道:“有国公爷护佑两位大人,锦衣卫没敢乱来。”

    徐闻微微点头。

    如此甚好。

    此刻大局未定,自己不方便去见以往同僚。

    于是书信两封,分别给韩克忠和王恕,让他们务必不要抗拒新皇,尽量主动投效。

    他特别说明,新皇并非武夫,而是有大抱负的明君,远非建文帝可比,尔等拭目以待!

    几日后,永乐皇帝重新任命六部九卿官员。

    六部尚书人选果然和徐闻猜测的那样,一点没变。

    至于都察院,则由陈瑛执掌,升任左都御史。

    陈瑛本是监察御史出身,洪武二十八年升任山东按察使,建文元年被调任佥事,和徐闻几乎前后脚抵达北平。

    在北平期间,陈瑛被燕王府收买,给朱棣暗中传递情报。

    后来被人揭发,以勾结藩王罪名被贬去广西大山里。

    如今燕王登基,陈瑛自然受到重用,一回来就位居二品,与六部尚书平起平坐。

    徐闻与陈瑛不熟,担心此人执掌都察院嘴炮部门,以后对自己有威胁。

    故而采取手段,将好友王恕弄进了都察院,担任二把手右都御史。

    朝廷新立,徐闻身为燕军首要文臣,自然要在永乐朝主导文官集团,绝不能让别人摘了桃子,踩在自己头上。

    除了都察院,还有一个重要部门。

    那就是翰林院。

    徐闻毫不费劲的拿下,举荐韩克忠为翰林学士。

    韩克忠是洪武朝的状元,且不满建文帝、黄子澄等人,朱棣得知后十分赏识,二话不说加以重用。

    忙完了朝中之事,徐闻前去魏国公府,拜访徐辉祖。

    燕军攻入南京后,徐辉祖自杀未遂,被抢救过来。

    这几天能下床了,也不去入宫觐见。

    徐辉祖留在国公府的祠堂里,守着其父徐达灵牌,始终不肯承认朱棣的皇帝身份。

    期间朱棣和徐皇后亲自召见,徐辉祖被锦衣卫抬进宫里,却一言不发,坚决不拥戴姐夫称帝。

    朱棣没有办法,让徐闻来劝劝。

    徐闻知道对方狗脾气,不容易劝,于是直言道:“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