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不开关系,当地的爪哇人可谓是苦荷兰暴政久已——
今日问候:你的手脚还要吗?
其次是荷兰本土来的那些白人,如今荷兰本土没了,他们的抵抗意志显然不会高的,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希望捞点资本移民去美国,相对来说容易被金钱收买,价值也比较高。
第三种是荷属东印度土生的荷兰人,这些人最难搞,他们生于兹长于兹,很多人都对这片土地有着情感,是荷兰人殖民体系的支柱,也是敌人中最硬的骨头。
最后是南洋的华人,南洋的华人数量在各地区都不占优,而且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没有占领农村,基本都聚集于城市中,被农村分割成一个个孤岛,无法联合起来。
同时,以买办商人和小市民阶级为主的华人基本都在充任殖民者和苏丹的白手套,这就导致他们天然的不敢也不能反对殖民者和苏丹的剥削,尤其是那些买办商人,具有天然的反动性,对于华人争取权利有着极大的危害性。
就比如马华商会在华语问题上的妥协,连汉语都不敢说了,那还算什么华人?
在这其中,荷属东印度的华人过的最艰难,人口占比非常少,只有15,情况也比英国殖民地的华人更特殊,更难以组织,这就注定他们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而在另一边,荷兰人的身不由己并不止于伦敦的流亡政府,荷属东印度政府同样无力。
新加坡方面在请示了伦敦之后,开始策划组织baad联军,但美国人婉拒了英军的邀请,最终只组成了abd联军,即澳大利亚、不列颠和荷兰。
然而,英国人此举却没有征集荷兰人的同意,新加坡自顾自的派了一群参谋到巴达维亚,要求荷兰人配合组建联合司令部。
一开始,英国人只派了一些参谋,但随着荷兰东印度政府对于英国的傲慢行动表示了强烈的抗议,表示如果不能尊重荷兰的选择,那么联合司令部将不能调动任何一名荷兰军人之后,英国就开始采取别的办法。
第一天,英国企图向伦敦的流亡政府施压以换取荷兰人的妥协,但荷兰首相德吉尔直接表示无能为力,第二天,英国试图说服东印度总督,第三天
哦,不好意思,马辰遭到了轰炸。
随着这次轰炸的开始,英国不得不做出更多的让步,允诺会提供军事上的援助,包括但不限于提供武器装备,甚至是直接的兵力支持。
直到第五天,当一支皇家炮兵营踏上苏门答腊岛的时候,情况已急转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