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祖左宗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7章:两洋法案,弩炮行动 (1/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939年6月,由内阁、三军部、总参谋部、三军联席会议等联合提出的《战备法案》在国会上得到通过。

    与一年前的《基本调整法案》相比,《战备法案》直接指向了军事方面,提出了海陆空三军的基本扩充方案。

    《战备法案》将拨出资金62亿圆,执行期为1940年至1943年,以15:25:6的比例投入陆、空、海三军。

    陆军主要将这些资金用于扩充技术装备,由于不存在本土防卫的压力,目前国防军的常备军完全足以支撑战争的基本需要,相比之下应该补充一些先进的技术装备,缩减与欧陆先进军队的差距。

    像此前为步兵师增配汽车团的资金便是出于此处。除此之外,还有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的研发和配用。

    空军则首次订购了鱼雷机,但数量不多,仍以战斗机和轰炸机为主,订购的鱼雷机主要用于训练,以便未来组建相应机队。

    海军拿了最多的资金,自然也要做出最大的动作。

    在《战备法案》通过后,海军立即向国会提交了《1939年海军舰只备战扩充办法》,简称己卯专案。

    在国会审议之后,对超出预算部分进行削减合并,随后予以通过。

    该方案主要应对美国的第二次文森法案和第三次文森法案,在原有的造舰计划下,海军将会增加约78万吨的舰艇总吨位。

    按照计划,这其中将包含——

    三万五干公吨之重型装甲航空母舰4艘;

    二万五干吨之重型航空母舰4艘;

    一万五干吨之重型巡洋舰8艘;

    一万吨之轻型巡洋舰18艘;

    二干三百吨之驱逐舰42艘;

    一干六百吨之远洋潜艇60艘;

    一万吨之水上侦察机母舰2艘;

    特务舰艇若干。

    除了庞大的造舰计划,海军还订购了大量的炮弹、炸弹和鱼雷,比如昂贵的航空鱼雷,海军一口气订购了2000条,接近彼时日本42年全年的产能了。

    这一庞大的计划将在未来三年内付诸实际,再加上《1937年海军舰只更替扩充办法》和《1938年战列舰更替扩充办法》,在未来五年内,海军将陆续补充8艘高速战列舰,14艘航空母舰,26艘巡洋舰以及百余艘驱逐舰、潜艇及其他舰艇,同时还有大量的飞机和人员,计划总预算为6035亿圆。

    其中,比较值得关注的是八艘战列舰并不完全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舰,其中四艘确实对标衣阿华的新舰,但另外四艘却是类似于kgv和前卫的产品,只建造舰体和动力系统,使用旧舰炮,以此代替舰船翻新。

    除此之外还有海军正常的维持费用、更新造船设施的计划等等,如此庞大的费用自然不能光靠拨款,必须要发行国债,而这也就意味着战争的到来,毕竟国债也是要还的。

    战争的收益在哪里一时半会儿看不到,但花销就是顶头的,军事装备、脱产军人、工业建设、卫生民生以及未来要支付的抚恤金,这些都是要钱的,其中相当一部分要通过债券来解决。

    至于债务问题,无论是魏玛德国,还是昭和日本,都从实践或理论上证明,对于国家本身来说,只要战争结束,债务总是有办法的解决,只是看战争是否胜利、政府是否倒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