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祖左宗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7章:法国战役 (1/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波兰战役结束的干净利落,在战争结束后,德军分出来了一支集团军进入俄国,支持苏俄红军的战斗,德国集团军在进入俄国后所向睥睨,迅速与红鹰军团会师,编成新的红鹰军团,总兵力接近19万人,同时还有来自德国的直接的后勤支援。

    波兰在宣布独立、建立波兰委员会共和国之后,开始重整自己的武装力量,作为先锋队的学生军大多复学,部分人进入了波兰陆军学校学习,作为军官培养,参与起义的工人民兵则成为了主要军事力量,部分起义的波兰军人也加入了新军队。

    德国的雷厉风行某种程度上也缓解了战后的混乱局面,波兰人可能还没有反应过来,就改朝换代了,相比之下,还是坚守时间更长一点的华沙更乱一些。

    而英法两国在波兰战役期间的空洞反应也已经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恐慌,他们必须做出点什么来挽回这个局面。

    面对这糟糕的局面,英法两个加快了速度,其实波兰已经跟他们争取了时间,筹备的远征军计划在1939年3月27日集结,并计划在4月中旬进入俄国,总兵力约有15万人。

    但德国人显然不太想让他们安安稳稳的行动。

    在解放了波兰之后,德国迅速将目标转向了法国,开始计划出兵法国,但他们在表现上还是继续迫近俄国。

    英法对此尚不知情,其他国家也在变动中也各有表现。

    大洋彼岸的美国表现的非常纠结,英法到底靠不靠得住,大部分美国人还是相信他们靠得住的,实际上时人也基本都有如此认知,毕竟是两大老牌列强。

    但罗斯福等人还是能够窥探出其中的问题的,因此对于德国向欧洲是扩张十分的担忧。

    只是,深陷于孤立困境中的美国并无能为力,国会目前还在为了军火贸易而吵上了天。

    而中国也只能表示爱莫能助了,德国真的站住欧洲就麻烦了,可惜现在没人出兵去创一下美国人,刺激他们一下,让他们赶紧出兵。

    总参谋部目前正在制定针对南洋、外南洋和澳洲的作战计划,即对英荷、对美菲和对几内亚和澳洲的作战计划,由轻及重,依次展开。

    中枢在等,在等美国人出兵,如果美国等法国被打死了之后也不动弹,那就只能暂时放过菲律宾,而对英国殖民地出手,如果俄国也被打死了,那么就可以对菲律宾动手了。

    如果帝国主义有划分,法国和德国似乎可以被视作经典模板,英国则是一个跳脱于棋盘外游戏人间的伪君子,而美国则较英国与法国更加险恶与士气,俄国和日本则于德国而显得野蛮残暴。

    那么,该如何形容如今的共和联邦呢?

    或许还是保守温和这个词语更适合,“来者不拒,去者不追”、“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以及“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共同塑造了这样一个温和而保守的国家。

    自从最初的那段军国狂热时光结束后,共和联邦的对外表现就已经回到了传统的道路上——

    对于一个由本国主导的小圈子十分看重,而对于更外面的世界局势保持一种观望和浅参与的态度,在正常情况下更喜欢以外交、文化和贸易这样的软刀子解决事情,而不希望直接发生战斗。

    当然,再温和的帝国主义终究还是帝国主义,该打仗还是要打的。

    而除了这两样东西,还有一个不大不小,但值得讨论的东西,那就是西伯利亚的局面。

    目前来说,新西伯利亚及周围被红军牢牢的掌控着,叶卡捷琳堡、喀山等地则仍有白军驻守,甚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