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是新几内亚领地的首府,德国人在1910年“4迁都”之后总算是将殖民地首府放在了合适的地方。
辛普森港亦是太平洋地区的重要支点,作为1个重要的港口和前进基地,重要程度仅在关岛之下。
但中国现在显然不想继续刺激英国,因此对其选择了轻拿轻放,以换取英国对关岛等地的支持。
这1点英国自然是相当乐意,联中抗美、和美制中才是英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治理智慧。
当然,最重要的是主动权实际上是在中国手上的,中德之间的交易原则上是无可指摘的,这片地现在是中国的。
然而,这场会议并没有开多久,随着欧洲的麻烦事出现,英国最终还是受不了澳大利亚的胡闹,决定摆出严父面孔,勒令澳大利亚结束争吵,用在会场外吃瓜看戏的英帝国自治领带头大哥,加拿大总理罗伯特·博登的说法,这是“上演了相当温馨的1幕”。
最终中英签订了《新几内亚安全协议》,中国保证在新几内亚地区削减军备,保证在拉包尔地区不常驻大型军舰;中美则签订了《雅浦岛条约》,中国同意美国拥有在雅浦岛上建设电缆、无线电中继站等设施的权力;中英之间又签订的《萨摩亚条约》,中国将会在合适的时间允许萨摩亚群岛建国,尽管那里几乎还处于石器时代。
在这场虎头蛇尾的大会之后,中美两国又私下里举行了会面,重新声明了《太平洋合约》,巩固了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实际上是为了对太平洋东西分界问题进行谈判,但并无效果。
当视线再度转回巴尔干,这里的局势依然复杂。
保加利亚和希腊都希望与奥斯曼媾和,门的内哥罗再奥斯曼的防线下顿兵,也准备收手了,但塞尔维亚还想打,且有本钱打。
沙皇自诩“正教守护者”,自然是要力挺塞尔维亚的,而奥匈帝国作为多民族帝国,根基不牢,自然要严惩塞尔维亚,从而实现杀鸡儆猴。
而现在塞尔维亚在沙皇的明确支持下仍充满斗志,这就导致奥匈帝国对其非常紧惕,加大了对奥斯曼的援助。
同时,双方都有些底气不足,因此分别找法国和德国给自己站台。
单从情况来说,目前下场的只有奥匈和俄国,法国和德国都属于再后面1层,中国已经基本从奥斯曼帝国脱身,只有贸易往来,美国目前还是只能声援。
至于英国,他们也就刚开始的时候外交喊话,实际上并没有做出什么实际动作,他们更倾向于出面调停局势,防止欧洲6上大国做大。
毕竟,协约国和同盟国又不是北约,双方的可活动区间还很大。
当时间来到1913年12月,迁延1年多的第1次巴尔干战争,也应当是最后1次了,在经济和国内外压力下,双方终于是同意坐下来和谈了。
巴尔干同盟在这场战争中已经走到头了,奥斯曼面临着连年的战争、扩军、政变、改革,早已没了脾气,双方就当前的界限签订了条约,奥斯曼失去了阿尔巴尼亚、马其顿等地,但也促使巴尔干诸国开始了新1轮的内斗。
至于战场之外,下场的两大列强,奥匈帝国和沙皇俄国实际上已经走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奥匈帝国内部纷争不断,斐迪南大公1派希望向奥匈联合1样合并斯拉夫族,将这个2元帝国变成3元帝国以续命,但遭到了皇帝的反对。
俄国就更不用说了,由于1905年大革命的变化,俄国内部自由派势力远大于彼时,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多次万人大游行中,第3杜马最终在1913年下半年解散,第4杜马召开,俄国又重启了立宪进程,并加速了军改。
而德国内部也是相当的矛盾,海6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