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祖左宗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3章:巴尔干的上空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于巴尔干同盟各国并没有太差,但在在炮兵质量和军队战斗训练水平上,奥斯曼帝国完全不是他们的对手,而且,这些国家的军队在民族解放斗争目标的鼓舞下,士气高昂。

    而奥斯曼军队深陷贪腐泥潭,士兵毫无战意,军官贪腐成性,将自己的财产和享乐看的比军队更重要。

    少数的精锐骨干又有1大半被锁在伊斯坦布尔,在巴尔干前线的精锐部队不超过1个师。

    按照军事观察团的反馈,他们不否认这个国家有1些热血勇敢的爱国青年,但就目前看到的情况来说,奥斯曼帝国的前途依然是悲观的。

    1912年9月8日,门的歌内罗首先向奥斯曼帝国宣战,随后保加利亚,塞尔维亚以及希腊也在数天后向奥斯曼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们从巴尔干撤军。

    双方的战争迅速展开,匆匆完成整军的奥斯曼军队在遭遇了几场失败之后勉强站稳的脚跟,但是,面对进攻伊斯坦布尔的保加利亚,奥斯曼政府还是昏聩的召回了阿尔巴尼亚地区的精锐部队,导致门的歌内罗的军队重新取得优势。

    至于海军,由于奥斯曼帝国的要求,江南造船厂提前交付了“法提赫”号战列舰,只不过,英国截断了苏伊士运河,严禁军舰通过,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这1行动显然是针对奥斯曼人的,使得奥斯曼的战列舰只能停在印度洋。

    而在地中海的奥斯曼海军到底能不能战胜希腊呢?

    很显然,很困难,这场战斗中奥斯曼帝国的海军依然是6军的海上炮台。

    不过,奥斯曼想要输掉这场战争倒也没有那么容易,由于奥斯曼帝国的防线修筑的还不错,还是有效的迟滞了联军的行动。

    依靠这些防线,奥斯曼6军凭借着较为充裕的补给,倒也能与联军打的有来有回。

    另外,巴尔干战争也成为了各列强的武器试验场和军事大学堂,中德美英法俄纷纷派出观察团前往战场,各种新式武器被抬了上来。

    德国的飞艇与重炮,中国的飞机与飞艇,法国的速射炮与飞机都送到了双方军队的手中。

    在巴尔干战场上,保加利亚等国是先装备了飞机,他们在法国购买的飞机性能相当不错,飞行员经常手动投掷小型炸弹和手榴弹,还喜欢用信号枪和手枪发起空中格斗。

    1个国家想要建立1支可用的小空军相比于海军和6军来说是非常容易的,奥斯曼帝国在意土战争中就已经向中国购买了1批飞机,现在,他们对于这些天上飞的东西更加需要。

    除了从中国购买了1批飞机外,奥斯曼帝国还从中国和德国聘请了专业的地勤和教官,并又购入了20多艘德国飞艇。

    这种飞艇由中国和德国共同设计,有160米长,直径接近19米,装备了4台引擎,1次最多可以携带10公斤重的炸弹。

    同时,德国工程师又在这种飞艇的基础上增加了重机枪作为防护火力,尽管损失了1定的载弹量,但却使得这些飞艇对飞机的杀伤力大幅增加,在1场战争中,1艘名为“苏丹哈米德2世”的飞艇击落了3艘联军飞机,并投下了700公斤的炸弹,对塞尔维亚的炮兵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打击,瞬间让这种武器名声大噪。

    各国纷纷开始加大力度研究军用飞艇和防空武器,不过中国却在总参谋部的指挥下结束了飞艇部队的建设,转而大力支持飞机的发展。

    就空军的角度来说,中国发动战争最好的时间是今天,其次是6十年后,而最糟糕的是3十年后。

    航空发动机是后发国家难以逾越的1道天堑,要么在抵达它之前结束战斗,要么在越过它之前战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