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祖左宗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4章:同盟的尾声 (3/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远东问题上,帝国并没有朋友,无论是德国还是美国都希望看帝国的难看,俄国人恐怕已经患上了恐华症,而如今的法国人也无心关注远东的局势,与中国达成1个和平条约对于帝国是有利的。”

    在向外交部和内阁汇报的电报中,更加熟悉中国的朱尔典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并且建议内阁尽快确定香港问题的处理。

    而来自伦敦的特派委员明师古则表示了不同的看法:“香港问题固然无法回避,但我们可以将这1问题分割成几个部分,逐个与中国政府展开谈判,找到1个平衡点,这对于保持帝国的利益有意义。”

    “比如中国提及的治权问题,我们可以允许香港的华人社区推举自己的议员,成立第2议院,拥有1定的立法权。”

    作为专业的搅屎棍,英国自然更倾向于后者,将问题分解就意味着其中大有可为,英国人可以在香港问题上留下后手,以确保英国在此处的特殊利益。

    “香港问题就是整体性的问题,我们应该围绕相关的条约进行修正,无需增加其他内容。”

    明师古的提议被辜鸿铭1口否决,辜鸿铭可太了解英国人的德行了,在这种问题上松口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香港问题必须在5年内解决”

    面对辜鸿铭步步紧逼,至少在英国人看来是这样的,朱尔典再次建议英国政府仔细考虑。

    最终,在1906年12月,历经大半年的谈判,中英达成《争议领土共识》,将会以此共识再度进行香港谈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