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祖左宗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1章:中德贸易协定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sp;  最终还是在德国首相比洛的建议下将摩洛哥问题提交国际会议讨论才制止了可能的冲突。

    但在英美意俄等国的支持下,最终达成的协议仍然对法国有利,这份协议使得德皇感到屈辱,进1步加快了海6军的建设,同时也意识到盟友的重要性,对于拉拢中国自然就更上心了。

    海因里希亲王访华行程敲定的如此之快也正是出于此处,而他带来的非军事的商贸订单也确实相当丰盛,包含了多种电气工业和化工厂的合资项目,其中尤以奔驰公司和克虏伯公司的两份汽车合资公司项目为要。

    站在中国的角度,除了继续扩大老3样大宗出口商品,即“茶、丝、大豆、粮食”的出口外,新的工业原材料的出口也在飞涨,形成了新3样战略物资出口,即“桐油、猪鬃、钨矿”。

    这东西的竞争力可比大豆粮食什么的要强大太多了。

    例如桐油,自古以来就百姓被广泛的运用在家具、船只等方面,到了工业时代,其用处进1步扩大,其油漆制品具备的耐腐蚀、耐高温、不导电和快速干燥等特性使之在工业生产中同样起着关键作用——以不同油类制成的油漆,大豆油漆要41小时才能干燥、亚麻仁油要28小时、苏子油要18小时,而桐油仅需7小时。

    同时,其亦是重要的有机原料之1,以防锈漆为代表的上百种产品都需要它才能生产,其地位可见1斑。

    而且因为世界各国对油桐的引种大多以失败告终,所以在桐油出口上中国占据着绝对的垄断地位,占据全球产量的95以上,仅有南美的几个国家少量栽培成功了油桐。

    1些相关报道在最近几年频频出现:

    「近年来,泰西工业界亦不断发明桐油之新用……电器、电线多用桐油,德国、美国之优等油漆,往日常用胡麻籽油,而今始改以松香油与桐油配制……」

    尽管桐油的大规模应用才没几年,但增长已然是非常迅猛,中国每年桐油出口量已达千余吨,并且还在高速增长。

    其次,除却桐油之外,不起眼的猪鬃也是很重要的战略物资。

    猪鬃主要用于制造各式各样的毛刷——日用刷、油漆刷、机械刷等等,是不起眼,但是又缺不得的东西。

    在几十年后的合成化学纤维技术取得突破之前,没有任何材料能取代猪鬃毛刷的作用,其韧性与弹性优良,同时耐热、耐酸、耐磨。

    抛开刷油漆的常规作用不谈,在军事上,枪械、火炮、汽车这些机械产物均少不得清理保养,而猪鬃毛刷就是最好用的工具。

    尽管世界各国也都有出产,但是在品质上却根本不是本国猪鬃的竞争对手,韧性、长度、产量等等方面都不是1个档次的。

    最后,如果说桐油和猪鬃都比较不起眼,那么钨就是最让人头大的东西了。

    1900年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首次展出了高速钢,这种钢的出现标志了金属切割加工领域的重大技术进步,钨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合金元素之1,从此钨的提取和应用工业就得到了迅猛发展。

    而中国作为世界第1钨藏量的大国,占据全球钨矿藏量的百分之7十。

    这3大件虽然都才刚刚开始应用,基本到1战前后才会真正彰显出其巨大价值,但潜力已经落入了人眼。

    德国人有的是铁和煤,但是现代工业不仅仅是有铁和煤就可以的,许多资源相对匮乏的德国对于中国的资源自然也是十分看重。

    故而,在这次访华中,德国与中国也签订了1份全新的贸易协定,包括共同研究合成氨实用工艺、化肥制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