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祖左宗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章:阔别多年的德制军舰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中德关系日益亲密之后,德国称为了加强与东南的友好关系,愿意令其国内的造船厂商以相对低廉的价格为东南建造战舰。

    并且,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还隐晦的表示:如果东南海军对于德制军舰不满意,那也可以提供设计图,由德厂承建。

    德国的军舰设计水平如何,总的来说其实还真的是1言难尽,好是真好,差是真差,而且战舰定位往往不明,以至于出现1些奇怪的想法。

    因此东南还是选择了稳妥的办法,以“冠豸山”级装甲巡洋舰为蓝本,交由德国伏尔铿造船厂重新设计建造。

    这艘战舰是继1884年南琛级后,东南第1次向德国订购大中型军舰,或许也可能是最后1次了。

    同时,该舰也是《十年海军舰只扩充专案》乙字3号修正案中“88舰队”计划的最后1批。

    按照修正案中的计划,海军准备订购和建造8艘1等装甲巡洋舰,前4艘已经交由英、意两国建造,而后4艘原定由英国以“武夷山”级为蓝本,改进建造两艘,本国则建造两艘“加里波第”级。

    但既然德国人这么说了,那就分出1艘交付德厂建造,以便于更快的完成海军扩张计划。

    这艘德制军舰被命名为“雁荡山”号,设计排水量103吨,是东南海军第1艘万吨巡洋舰。

    其改进方案上特别体现了德国人重视防御的特点,在装甲厚度、装甲隔壁舱和水密隔舱的布局上别出心裁,尽最大可能在保证航速的情况下叠甲。

    防护上的提升势必会导致速度的下降,雁荡山号的最大速度只有2032节,但相比于俾斯麦亲王号的187节还是好上不少的。

    而在武备方面,该舰可谓非常强大,其主炮为两座双联装234阿姆斯特朗主炮,副炮为十2门152副炮,防雷击炮群由十2门75速射炮和8门47机关炮组成,雷击武器为4具4鱼雷发射管。

    抛开性能不谈,德国人的报价确实相当便宜,该舰报价仅1646万马克,合英镑约823万。

    之所以说她便宜,其实是因为这艘战舰中包含了德国最先进的无线电技术,并且,德国还愿意向东南放开采购限制,并派遣专家前往东南协助其他战舰的维修。

    作为交换,东南也需要在火控技术上与德国分享。

    再者,该舰的性能也算是相当不错了,加里波第级放大到万吨也没有任何问题,而德国在水密舱、装甲隔壁以及给排水系统上的设计更是让该舰的防御达到了1个新的高度。

    除了水面战舰上的交流,在水下狼群——潜艇方面,东南也从德国那里获得了1些技术支持。

    事实上,直至1战前夕,潜艇仍被当成“非绅士风度”的武器,其被俘艇员可能被以海盗论处。

    而目前的德国对于潜艇并不关注,德皇和德国海军依然渴望着大舰队,并相信自己能够赶上英国。

    但东南就要现实多了,“兵者,诡道也”,无所谓正义邪恶。

    东南海军与沙俄舰队的差距太大了,所以东南海军必须采用1些非常规手段。

    为此,东南的工程师和外交人员在美国和法国进行了多次走访,与霍兰、劳伯夫等潜艇工程师建立了联系。

    1897年,霍兰在东南的资金支持下,建造了“霍兰”6号潜艇,该艇在水面使用汽油机,航速7节,续航力达到1000海里;水下使用电动机,航速5节,续航力为海里,开创了潜艇双推进系统。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