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祖左宗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章:甲午政变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水量10吨,最大航速13节,装备两门1克虏伯炮、6门120克虏伯炮,是开济级的改进版,南琛级的缩小版。

    但是南洋这次来也有着示威和威胁的意思在里面,所以自然要派几艘大型战舰过来。

    而北洋的岸防部队和江防部队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被登6的南洋部队控制了。

    随后,海6官兵按照既定方案,宣布戒严,控制了天津火车站,舰队按照港口和近海,布置了两道封锁线,封锁海6交通。

    同安号鱼雷炮舰、江安号、江平号内河炮舰驶入海河。

    1时间,京津局势骤然紧张,直隶到处都是混乱,京城主要部分已经被楚军控制,从天津赶来支援的淮军部队还未出发就遭遇了登6的南洋6军,随后在舰队的炮火下4散而逃。

    京师中的楚军兵分3路,1路精锐步骑直奔紫禁城,保(挟)护(持)光绪帝,1路直奔兵部武库,1路控制东门和南门。

    对于直隶的变故,李鸿章和慈禧两人很快就明白了具情况。

    但淮军和西山健锐营的表现实在是太差劲,西山健锐营8百多人临阵还没放上3枪就遛了,白让甘陕楚军捡了8百多条曼利夏1895和毛瑟1888,还有大量的子弹。

    甘陕楚军身在大西北,纵然有南洋的支援,日子也是过的紧巴巴的。

    嘿!老子就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jpg

    击败了西山健锐营之后,其他清军基本都投降了,而西山健锐营副统领铁良眼看着情况不妙,光速投降,毫不犹豫的背刺了老上司荣禄,宣告自己就是忠实的帝党,坚决拥护还政。

    而且,铁良还很聪明的带上3百嫡系跑到了户部,去找翁同龢了。

    铁良很清楚,对于南洋来说,自己就是个外人,但对于帝党来说,自己可是第1个投诚的将领,无论出于什么想法,翁同龢都必然重用自己。

    锦上添花永远比不上雪中送炭。

    随后,铁良振臂1呼,靠着人脉和威望聚拢了残余的西山健锐营,负责京城治安和防卫的步兵营、5城兵马司等部队,迅速掌控了京城的治安,除了手上没有皇帝外,帝党似乎已经完成了政变。

    而后,楚军包围了养心殿东暖阁和储秀宫,逼迫慈禧太后隐退。

    西山健锐营和步兵营在铁良的统领下包围恭王府。

    翁同龢手持圣旨,联合帝党推举醇亲王载沣为辅国大臣兼掌军机。

    天津方面,南洋6军击溃当地的淮军,包围北洋通商衙门,威胁李鸿章出面安抚北洋各军。

    山海关方面,江南楚军左翼3纵向驻守当地的淮军和西山健锐营动手,生擒健锐营统领荣禄,掌握山海关,将关外淮军死死堵住。

    鸭绿江防线上,左宝贵在11月底就已经开拔进入朝鲜,对于国内的情况并不在意,心中已经产生解甲归田的想法了。

    依克唐阿则当起了缩头乌龟,对于传说中的“干妈慈禧”毫不关心。

    位于盛京的盛京将军喜塔腊?裕禄在权衡利弊之后,迅速站出来支持光绪皇帝。

    12月13号下午,光绪皇帝终于露面,在午门广场举行了1场朝会,宣布亲政。

    光绪帝任命醇亲王载沣为辅国大臣兼总理大臣,翁同龢为户部尚书领军机,铁良为京旗统领,总合京中兵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