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祖左宗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章:局势变化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张謇刚刚说完这句话,两天之后,楚军宿将刘锦棠率精兵3千,奇袭塔洞,随后进兵熙川。

    11月14号,刘锦棠攻克熙川,歼敌8百人,第3师团北部主力5千余人突围,撤往清川江以南的熙川城,趁着大雪修筑防御工事。

    日军的横征暴敛使得熙川城内的朝鲜平民发生暴动,11月到12月初,熙川附近的朝鲜军民死于日军征役者近万,被屠上万,逃亡者无数。

    6地战争的停顿让日本产生了1丝可以议和的幻觉,外务省开始加大对北洋、后党和各地督抚的攻势,试图孤立南洋,逼迫南洋同意议和条件。

    翰林院的清流们围绕在翁同龢的身边,天天递折子,发文章,不但斥责北洋畏战,同时还要求南洋6军现在向平壤进军,速速克复朝鲜。

    面对这种东西,左念微手上可不缺喉舌,南洋日报等报纸就可以将这些人的酸腐文章驳的体无完肤。

    但作为帝党之首的翁同龢很清楚,帝党依然弱小,关键就在于手中没有枪杆子。

    如果不能扳倒北洋,帝党就不可能有机会发展自己的枪杆子,所以联南制北依然是翁同龢的首选。

    而对于北洋来说,李鸿章首选的依然是“以夷制夷”的策略,即联日抗南、联法抗南。

    在李鸿章眼里,南洋也当属于“夷”,李鸿章的心里最低预期是割让安南、朝鲜和1定数量的赔款换取日法平衡南洋。

    因此北洋除了与日本频频接出,还与法国、德国等国接触,希望获得他们的支持。

    但对于列强和朝中的压力,南洋依旧只有1句话:“日本归还朝鲜、琉球,割地赔款,重新商定通商协定。”

    这样的条约肯定是不可能通过的,随后英国站出来当和事佬了。

    英国驻华公使欧根纳爵士特地拜访左宗棠,希望能够促进南洋与日本的和谈。

    英国人提倡南北分治,日军推出熙川,双方以清川江为界,重修和好,并出面调解日本控制6军军备。

    英国人想的很美,南洋6军的战斗力已经得到验证了,拖延沙俄应当没有问题,而日本则将6军军费转移到海军上,来抵御沙俄的太平洋舰队,维持英国的远东霸权。

    为了这1目标,英国还拉上了法国、美国,组成3国调解同盟,联袂拜访左宗棠。

    英国人白日梦做的1向很美,但没有人是会按英国人的剧本走的。

    日本已经后继无力,从11月中旬开始,国内就6续有平民1揆出现,只不过暂时还没有上升到武装暴动的局面。

    面对这样的局面,南洋不可能同意结束战争,但有限期停战却可以考虑,左念微也被国内的主和派搞的烦心了。

    “巴兰德先生,没想到您会拒绝英国人的提议,退出调解同盟。”左念微在安州接见了德国公使巴兰德。

    “左将军,您说笑了,我国1向支持贵国,同样作为后发国家,我想我们是有共同语言的。”

    “我想也是。”左念微对巴兰德的话自然是不相信的,德国和美国完全是日本背后仅次于英法的大推手,用事实证明了国家之间无友谊。

    只不过是如今南洋6军在6地上取得了优势,德国立马就表现出友善的1面。

    “我们先前谈的事情,您觉得如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