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人类也许和野兽差不多,所以并没有多少丰富的词汇供他们学习。
但一些简单的发音,就足以让他们实现互相交流。
“那里有水。”
“有棵树的果子熟了。”
“山中有狼。”
森林里有着吃用不尽的食物,所以他们不需要辛苦劳作,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食物的眼睛,和可以躲避危险的直觉,就能够平安的过完这一生。
直到洞穴中的人越来越多,森林里的食物却越来越少。
他们不得不离开那可能居住了千百年的洞穴,开始漫长的迁徙历史。
直到靠着迁徙,也不能再找到充足的食物。
一支人类部落被迫在河岸边住下。
这里没有洞穴,没有结着很多食物的果树,也没有食草动物供他们捕捉食用。
有的不过是一望无际的河水,和平原上长得比人还要高的杂草。
老祖母带领的采集队惊喜的发现在那些不起眼的杂草中,居然有一些是可以吃的。
不光是地面上的植物叶子和果实可以吃,埋藏在地底的肥硕根茎里面有着充足的淀粉提供养分。
抛弃了传统打猎生活的人类开始在平原上定居、种植、繁衍。
人口的增长,以及土地一年不如一年的收成,还有频繁的天灾,导致文明的发展总是遭到毁灭性,甚至是断代的打击。
肥沃的土地背后,有时是河水温柔流淌而过,这时人们叫她母亲河。
但母亲暴怒时的代价,却不是渺小的人类可以承担的。
水灾泛滥,大片河岸被水淹没,已经无法在土地上进行耕种后,一批批人类离开了河岸的平原,寻找着新的家园。
几百年后,又一批人类来了。
部落首领看着缓缓流淌的河水,以及大片肥沃的土地,高兴的举起手和族人们欢呼,“真是一片好地方,看看这里,这么好的土地,又大又多呀。”
又是几百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直到新的水灾到来,人类离开。
新的人类再次到来,建立新的文明时代。
氏族、部落、城邦、国家。
耗时长达几百万年,这很漫长。
而与此相比,真正称得上是奴隶社会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千百年而已。
史书不过三两页,就能写完这短短的千百年。
可寒枝不能想象,正好就活在这千百年中的人类,要怎么度过自己这短暂又漫长的一生?
儿女们要怎么看着将自己养大的父母如同牛马一般,被人在脖子上栓一根绳子,连件蔽体的衣服都没有,任由周围所有人打量那瘦的肋骨都鼓出来的身体?
父母又要怎么看待从呱呱落地开始,一点点被自己喂养长大,学会走路说话后,本以为可以平安健康长大的孩子们,却被商人串在一串麻绳上,像是货物一样被转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