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退位让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可思议的神奇医术,群臣的震惊! (1/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只不过,此称号并非礼法正统,不过是北齐一时权宜之举,后世史书对此亦语焉不详。

    吉垣虽略通文墨,却对这段掌故懵然无知。

    此前,朱元璋对外宣称“驾崩”,追封庙号“太祖”。

    吉垣想当然以为,称其为“太上皇”顺理成章。

    然而,若朱允熥果真有意迎祖父出宫,将其健在的消息公之于众,礼法称谓断不可草率,需慎之又慎,绝不能有半点差池。

    “太上皇”之称,本是指皇帝父亲,而非“皇爷爷”,用在老朱身上,显然与礼制不合。

    为此,朱允熥命礼部与翰林院彻查典籍,翻阅古今礼书,便打算沿用北齐旧例,拟尊老朱为“无上皇”,以彰显其无上尊荣,又不悖祖制。

    朱元璋微微一怔,旋即摆手,笑道:“什么‘无上皇’?这名号听着倒稀奇!咱若真要出去,悄无声息地走一遭便是,何须大张旗鼓,惊动天下?”

    他的笑声爽朗,眼中却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既有对重见山河的期待,亦有不愿为孙儿增添负担的隐忧。

    这些日子,吉垣没少在旁巧言劝说,言语间尽是外间新政的盛况与民间的安乐,想说服老皇帝同意出宫。

    朱元璋虽久居深宫,心思却未曾老去。

    长年困于宫墙之内,难免也有些静极思动。

    只是,老朱也清楚,自己一旦出宫,势必掀起朝野波澜。

    因此,他虽然心动,却始终不愿轻易应允,只怕给孙儿平添麻烦。

    而此时,远在皇宫另一端的朱允熥,已召来医学院的太医,并召集大臣,打算当众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实验。

    今日,朱允熥上朝的场所,移至新落成的奉天殿。

    这座恢宏殿宇,是他登基后下令兴建的大工程,凝聚了大明建筑技艺的巅峰成就。

    殿内可容纳三千余人同时参会,气势磅礴。

    自此,无论官阶高低,所有参与大朝会的官员,皆可步入殿内议事,再无需于露天广场饱受风霜之苦。

    此举彻底消除了恶劣天气对朝会的干扰,确保国事得以顺畅推进。

    新殿采用了大量精炼钢材与坚固混凝土,结构跨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殿内空间开阔,视野一览无余。

    虽无后世所谓的空调之便,但殿内却首创了暖气系统。

    其原理并不复杂。

    先以燃煤加热水源,通过精心设计的管道循环系统,将热量均匀输送至殿内各处,使严冬之中,大殿依旧温润如春。

    而盛夏之际,殿内则切换为凉水循环,辅以蒸汽机驱动的巨型风扇,强劲气流席卷殿堂,带来丝丝清凉。

    冷风与降温相辅相成,令人倍感舒爽。

    更令人称奇的是,新殿在设计上巧妙运用了声学原理,对声音传播进行了精妙处理。

    当朱允熥端坐于九龙宝座之上发声,殿内便会激荡起悠远的回音,声浪层叠,余韵不绝,宛如天皇降旨,威严无匹。

    而其他人在殿内任何角落发言,皆是平平常常,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