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让老朱重见天日的办法,隐忧! (2/5)
sp; 毕竟,打针输液,是后世最普遍的疗法,他知道这条发展路线,当然会告诉医生。
不过,朱允熥当时仅是抛出一个设想,供医学院参考,之后便未再深究。
此刻听杨荣提起,他才猛然忆起此事,心头不由得泛起一丝激动。
杨荣微微一怔,似未料到陛下如此重视,忙答道:“陛下,臣闲暇时曾翻阅过几卷《医学》刊物。”
“据里面所述,医学院以药液注入猴子体内,确有奇效,有些猴子的病症得以痊愈,堪称神迹。”
“然而,亦有不少猴子因此丧命,未能挺过实验。”
“至于成败之因,医学院的医师仍在苦苦探究,尚未得出定论。”
杨荣说到此处,语气中带着几分唏嘘。
朱允熥微微颔首,目光沉静中透着一丝深思。
这样的进展也在情理之中。
纵观历史,人类探索针管注射疗疾之术,耗费数百年光阴,历经坎坷,方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臻于成熟。
过往的岁月里,有大量时光因盲目摸索而虚掷。
如今,有他指点迷津,医学院得以少走弯路,集举国之力兴建的学术殿堂,更将大大加速这一进程。
然而,即便如此,短时间内欲臻至完善,仍是痴人说梦。
更何况,连适配注射的药物尚未问世,除却汤药,怕也只有干净的盐水可堪一用。
细细想来,当下医学的突飞猛进,归根结底源于三方面的革新。
其一是人体解剖学的深入钻研。
以前传统医学对此多有忽视,反倒是仵作验尸时对人体构造了然于胸,技艺精湛。
奈何仵作与医者之间,隔着难以逾越的行业壁垒,彼此难通有无。
直至“科学”理念融入医学,方打破窠臼。
新一代医师,开始系统性研习解剖,洞悉人体奥秘,宛如拨云见日。
其二,在于医学科目的细分。
实际上,传统医学早已有分科之端倪,诸如专治跌打损伤、专治妇科疾患、专治头痛顽疾的江湖郎中,他们皆是各有所长。
然而,整体上来说,医学分科仍显零散无序,缺乏章法。
而“科学”的精髓,就是分科而学。
科学讲究条分缕析,讲究术业有专攻。
故而,新医学的分科远比旧时精细,脉络清晰,宛若江河分流,各自奔涌。
也因为专而细,又促进了医学的进步。
其三是药物辨析与新药研发的日新月异。
旧药的效用被重新审视,新药的创制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为医学开辟崭新天地。
朱允熥心底暗忖,即便眼下仅能以盐水注射人体,亦足以令人振奋。
若此法可行,太祖皇帝“死而复生”的奇迹,便能披上“科学”与“合理”的外衣,令人信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