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朱允熥拍掌赞叹,目光中透着毫不掩饰的欣赏:“李芳远,朕果然没有看错你。”
“有你执掌高丽,朕深信,未来的高丽定能迎来国泰民安的盛世。”
一纸条约,谈判一年未果,却在陛下的寥寥数语间尘埃落定。
这一幕,令沈墨枢及一众礼部官员瞠目结舌,震撼之情溢于言表。
在他们看来,朝廷要求与高丽签订如此条约,简直是存心刁难。
毕竟,高丽不同于倭国、暹罗或勃固,那些国家皆被大明铁骑征服,俯首称臣,任大明予取予求。
高丽却是主动求和,自恃身份,自然希望争取更有利的条件。
谁能料到,陛下仅凭几句话,便让高丽使臣心悦诚服,欣然签约?
原来,一切尽在陛下的掌控之中。
真正的杀招,并非武力威慑,而是悄然扶持一位新王,即李芳远。
这位高丽王子,为了登上王位,不惜以国家利益为代价,甘愿向大明妥协。
这一手,堪称妙绝!
随后,李芳远毫不犹豫地提起笔,在条约上郑重签字,与大明互换文书。
朱允熥当即下旨,赐盛宴款待高丽使团,并命姚广孝全权负责协助李芳远在高丽国内夺取王权,军方则提供必要配合。
姚广孝素来精于权谋,心思缜密,尤擅处理这等翻云覆雨之事。
他掌管的情报局,早年在高丽布下深远棋局,暗中经营已有数年,根基稳固。
如今由他操盘此事,无疑是最佳人选。
待高丽使团告退,殿内只剩君臣,沈墨枢方才上前,深深一揖,语气中满是敬佩:“陛下深谋远虑,胸有成竹,早已将高丽之事算无遗策,仅凭数语便令对方俯首签约,臣心悦诚服!”
言罢,他微微一顿,似有疑惑,语调稍转:“不过,臣有一事不明。”
“以常理而论,能达成如此条约,已是莫大成就,堪称圆满。”
“然而,既然陛下手握高丽王位的命脉,李芳远为了登基,纵然我方提出更为严苛的条件,怕是他也会咬牙应允。”
“陛下为何不趁势修改条约,争取更大的利益?”
朱允熥摆了摆手:“大明虽为天朝上国,足以左右高丽的存亡,但若仅凭强权压迫,而无德行感化,岂能长久服众?”
“即便高丽新王迫于形势,愿意在条约上签字,可高丽的黎民百姓又作何想?”
“他们难道不会心生怨怼,暗中抵触,甚至对大明的和约嗤之以鼻?”
“若高丽民众到处反对,到那时,我大明纵有雄兵威震四方,也会疲于奔命,犹如在烈焰中四处扑救,这边方熄,那边又燃。”
朱允熥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冷峻:“长此以往,我大明的商贾又如何能在高丽立足生根,拓展贸易?”
“镇压叛乱的代价,恐怕远超从中所得的利益,得不偿失,智者不为。”
他话锋一转,道:“因此,朕常说,和约的根本,在于‘共荣’二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