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五,为整顿高丽货币混乱之弊,大明允许其以大明宝钞为法定流通货币。
为防不法之徒伪造假币、扰乱市井,大明银行将对高丽境内流通的宝钞严加监管,确保货币信誉无损。
此举不仅能稳固其经济根基,亦是大明对盟友高丽的深切关怀。
其六,鉴于高丽经济困难解难,大明愿慷慨施援,提供一笔条件宽厚的巨额贷款,以充实其境内的大明宝钞数量,确保货币有效流通,具体数额待双方详议。
此贷款将分十年逐年发放,循序渐进,帮助高丽稳步振兴经济。
大明有权监督贷款用途与流向,该贷款主要用于向大明支付驻军的费用,以及大明同意的工程建设费用等。
高丽须严守规矩,不得擅自挪用。
若有违约,大明可即刻中止后续款项,并要求全额追偿已经发放贷款。
贷款可通过人参、毛皮等特产资源偿还,亦可用大明认可的其他物资清算。
……
条约的内容冗长而繁复,涵盖了诸多领域的合作细则。
除了前述六项条款,还包括了诸如高丽王子将赴大明求学深造,高丽会派遣一批学子来大明研习圣贤之道,高丽的军队亦会接受大明的培训,凡大明人在高丽境内违法犯罪,应由大明派驻高丽的司法机构负责审问,并按大明的法律定罪等条款。
此外,条约的后面,还在一大堆附件,详细列明了具体的执行方案。
毕竟,大明与高丽的谈判耗费了差不多近一年时光,如此漫长的斟酌,自然使这份条约细致入微,滴水不漏。
总体而言,这份准备与高丽协议,核心在于大明将派遣军队护卫高丽,巩固其统治根基,同时通过贷款援助高丽的基础建设。
而作为回报,高丽需向大明俯首称臣,贡献其境内珍贵的自然资源,全面开放国内市场,并接受大明的监督与指导。
朱允熥迅速翻阅完条约,目光扫向殿内几位重臣,问道:“众卿都已审阅过了吗?”
詹徽、杨士奇等一众政务大臣齐齐拱手,恭敬应道:“臣等已详细审阅。”
朱允熥微微颔首,语气平和却不失威严:“既然众卿都已看过,朕亦认为这份条约并无不妥之处,那便传旨,让高丽使臣即刻签署吧。”
沈墨枢闻言,脸上闪过一丝错愕。
若高丽使臣真有意签署,怕是早已落笔签约,何至于拖延至今?
这份条约之所以迟迟未定,正是因为高丽那边始终有异议,迟疑不决。
“陛下!”沈墨枢连忙上前一步,恭谨禀报道,“高丽使团对这份条约仍有异议,至今不愿签字。”
“他们仅同意向我大明称臣纳贡,对其他条款却颇有微词。”
他斟酌着言辞,继续道:“高丽使臣提出,愿以增加贡品为代价,换取我大明的经济援助。”
“此外,他们希望大明不向其派驻军队,而是由高丽选派一支精锐,赴大明接受严格训练,待训成归国后,自行承担护国之责。”
“对于货币监管,他们亦提出应自行负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