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她所选的人间绝色女子数量并不多,只追求高质量,并且采用暗中探访的方式,而非驱使各级官府兴师动众地去搜寻,多数百姓对这件事全然不知。
另一方面,在寻得合适人选后,她摒弃了权力压迫的手段,而是以金钱开道。
她出手阔绰,给出的价码让那些女子及其家人心甘情愿,甚至满心欢喜,自然不会生出任何事端。
这些手段,正是从朱允熥日常行事风格中学来。
就好比朝廷大兴土木,修建宫殿、修筑道路及开展各项工程建设。
若强行征发百姓服劳役,百姓们定会叫苦不迭,被逼到绝境,甚至不惜聚众反抗。
但若是以丰厚报酬聘请百姓劳作,他们只会嫌这类工程太少,满心期盼朝廷能多安排些,再多安排些。
金钱在此处展现出巨大魅力!
而在搜寻民间美女一事上,亦是同理。
那些被选中的女子的家中,得到了数额惊人的钱财,一夜暴富。
顾盼君还特意承诺,女子入宫后不会遭受磨难,每月皆能领到丰厚月钱。
若是该女子在宫中几年,却从未受过皇帝的宠幸,待至一定的年龄,便会再给一笔遣散费,送出宫去,任其自由婚配。
这般优渥条件,百姓们哪有不愿意的?
反而对入宫之事趋之若鹜。
只恨自家女儿不能入宫。
且宫中人数增加,事务减少,又削去诸多不必要的耗时耗力,尽似于故意折磨人的陈旧规矩,大大减轻宫女的负担,也让民间女子自身对入宫之事不再抗拒,许多人满心期待。
凭借这些安排,顾盼君为朱允熥寻来了众多佳人充实后宫,却在民间未激起丝毫反对或抱怨之声。
然而,朝廷中的大臣们,对此事却持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自古以来,被世人赞誉的“贤后”,无不是劝谏皇帝以天下社稷为重,切勿沉迷于女色。
可顾盼君身为皇后,不仅未曾对皇帝加以劝诫,反倒积极协助皇帝挑选美女充实后宫。
在大臣们眼中,这实在有违皇后的本分。
相较之下,贵妃徐妙锦的行为就更符合大臣们心中对后宫女子的期许。
她从未帮着皇帝做这种糊涂事的
毕竟徐妙锦出身勋贵之家,自幼接受良好教养,行事风范自然远非民间出身的“顾盼君”所能比拟。
更别说大肆扩充,修建新宫殿的事情,传闻也是顾盼君的建议,是她贪图享受,不勤俭节约,一心想建更大更奢华的宫殿,耗费钱财无数。
于是,有大臣在私下里悄悄议论,认为若论皇后之位,还是徐妙锦更为合适。
不过,这些议论也仅止于私下秘密谈及,绝无大臣胆敢真的上奏朝廷,请求皇帝废黜顾盼君,改立徐妙锦为后。
毕竟,废立皇后乃关乎国本的天大之事,臣子们深知其中轻重,不敢轻易插手干涉。
顾盼君如此“善解人意”,朱允熥自然对她宠爱至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